[发明专利]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3217.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德;张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3 | 分类号: | A61K31/43;A61K9/14;A61K47/02;A61P31/04;A61K31/424 |
代理公司: | 51267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汉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复方阿莫西林 六偏磷酸钠 阿莫西林 无水二氧化硅 克拉维酸钾 可溶性粉 无水乳糖 制备 三维运动混合机 水溶液稳定性 封口 保障产品 剂量包装 有效抑制 规模化 水解 拌料 进度 饮水 检测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阿莫西林由11.5‑21重量份的阿莫西林、1‑3重量份的克拉维酸钾、0.5‑2重量份的无水二氧化硅、3‑6重量份的六偏磷酸钠、68‑84重量份的无水乳糖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克拉维酸钾和无水二氧化硅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再依次加入六偏磷酸钠、阿莫西林、无水乳糖混合,经检测后按剂量包装,封口即得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本发明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稳定性,可有效抑制阿莫西林的水解进度,提高产品的敞放稳定性和临床浓度的水溶液稳定性,保障产品的在现代规模化养殖中饮水周期内或拌料周期内药效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阿莫西林粉剂,尤其涉及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的特点。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终于因细胞壁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对大多数致病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克拉维酸钾,仅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可与多数的β-内酰胺酶牢固结合,生成不可逆的结合物、它具有强力而广谱的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不仅对葡萄球菌的酶有作用,而且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酶也有作用,因此是一种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药。
复方阿莫西林中克拉维酸钾的作用,不仅使阿莫西林不被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耐药酶分解,而且提高了阿莫西林的抗菌活性及敏感度。复方阿莫西林中克拉维酸钾还可以拓宽阿莫西林的抗菌谱,使阿莫西林对那些原来不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也可达到有效作用。
饮水给药是现代规模化养殖最为方便的给药方式,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分子结构上均为含β-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对光、热、湿均不稳定,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吸潮,有效含量会急剧下降,暴露在空气中2小时,其含量会降低10-15%,暴露4小时,其含量会降低25%以上,若拌料或者兑水后,其有效含量下降将会更为迅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剂。该粉剂质量稳定性高,敞放不吸潮、不结块、拌料放置不易变质,药效稳定持久,存储、运输、使用过程全程无忧,保障产品在现代规模化养殖中饮水周期内或拌料周期内药效不受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安全,适宜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该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由11.5-21重量份的阿莫西林、1-3重量份的克拉维酸钾、0.5-2重量份的无水二氧化硅、3-6重量份的六偏磷酸钠、68-84重量份的无水乳糖组成。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的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由11.5重量份的阿莫西林、2.5重量份的克拉维酸钾、1重量份的无水二氧化硅、4重量份的六偏磷酸钠、81重量份的无水乳糖组成。
一种如上述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按照配方比称取的克拉维酸钾和无水二氧化硅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5-30分钟;
S2.向三维混合机中加入按照配方比称取的六偏磷酸钠混合15-30分钟;
S3.向三维混合机中加入按照配方比称取的阿莫西林混合15-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氨酸增强对革兰氏阴性菌杀菌作用的应用
- 下一篇:PK11195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