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2722.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林勇进;唐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F24F11/88;F24F11/58;F24F11/74;F24F7/007;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70;F24F12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何姣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系统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当前调控时间到达时,检测新风系统送风区域的人数;将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所述送风区域的人数进行比对;若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所述送风区域的人数不一致,确定所述送风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根据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和所述环境质量指数,确定新风系统的目标新风量,并输出所述目标新风量。本申请能够提升新风系统输送新风量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定风量带来的能耗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可以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出,从而打造一个健康清新的室内环境。
然而,目前的新风系统大多采用定风量送风模式,偏离用户需求,会带来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升新风系统输送新风量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定风量带来的能耗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当前调控时间到达时,检测新风系统送风区域的人数;
将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所述送风区域的人数进行比对;
若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所述送风区域的人数不一致,确定所述送风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
根据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所述人数和所述环境质量指数,确定新风系统的目标新风量,并输出所述目标新风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风机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在当前调控时间到达时,首先检测新风系统送风区域的人数;将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送风区域的人数进行比对;如果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人数与上一调控时间送风区域的人数不一致,表示检测区域的人数发生了变化,需调节新风量,则进一步确定送风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然后根据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人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确定新风系统的目标新风量,并输出所述目标新风量,实现了依据当前调控时间检测的送风区域的人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线性调节新风系统的新风量,使得新风系统的新风量与送风区域的人数和环境质量相适应,提升了新风系统输送新风量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定风量带来的能耗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各实施例涉及的新风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2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批量谷物初级去杂设施
- 下一篇:X射线成像系统及其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