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314.1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方绍林;吴先财;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H02K29/00;H02K3/50;A47L5/24;A47L9/28 |
代理公司: | 33239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本体 静叶轮 手持式吸尘器 动叶轮 驱动轴 风罩 匹配 线路板 风罩口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使用功率 同轴固定 伸出端 体积小 吸气口 同轴 罩住 贯通 穿过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1)、静叶轮(2)、动叶轮(3)、风罩(4)及线路板(5);静叶轮(2)匹配固定于电机本体(1)的驱动轴(11)伸出前端,且电机本体(1)的驱动轴(11)穿过静叶轮(2);所述动叶轮(3)同轴固定于驱动轴(11)的伸出端;风罩(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同轴贯通的风罩口(41)及吸气口(42),该风罩(4)通过风罩口(41)罩住动叶轮(3)并与静叶轮(2)匹配固定;线路板(5)匹配固定于电机本体(1)的后端。本发明结构紧凑,效率高,转速快,且体积小,从而有效降低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体体积,并有效提高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功率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持吸尘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一种介于普通家用吸尘器与便携式吸尘器之间的家庭清洁类产品,比较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有良好效果。但是,为了达到轻便小巧可手持使用的效果,一般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体积都不能太大,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电机及电池等设备的安装空间,进而限制了手持式吸尘器的功率及使用工作时间,存在功率较小、吸力不够强劲及续航能力不足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手持式吸尘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静叶轮、动叶轮、风罩及线路板;静叶轮匹配固定于电机本体的驱动轴伸出前端,且电机本体的驱动轴穿过静叶轮;动叶轮同轴固定于驱动轴的伸出端;风罩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同轴贯通的风罩口及吸气口,该风罩通过风罩口罩住动叶轮并与静叶轮匹配固定;线路板匹配固定于电机本体的后端。
其中,电机本体包括驱动轴、前支架、前轴承、磁环、定子铁心、线架、漆包线、后轴承及后支架;前支架的后端开设有与之同轴且与定子铁心相匹配的定子安装孔,该前支架的前端开设有同轴贯通定子安装孔且与前轴承相匹配的前轴承安装孔;后支架的前端上开设有与后轴承相匹配的后轴承安装孔;
所述漆包线通过线架匹配固定于定子铁心上,该定子铁心匹配同轴安装固定于前支架的定子安装孔内;前轴承匹配套接固定于前支架的前轴承安装孔内,后轴承匹配套接固定于后支架的后轴承安装孔内;磁环同轴套接固定于驱动轴上;驱动轴的后端匹配套接固定于后轴承的内孔中,该驱动轴的前端依次匹配穿过定子铁心的中间及前轴承的内孔并从前支架的前端伸出一段后通过前轴承套接固定;后支架与前支架匹配连接固定。
其中,线架包括前线架及后线架,前线架及后线架分别固定于定子铁心的前后两端。
其中,定子铁心以其轴心线为轴心城圆形阵列均匀分布的三等分拼接而成;前线架及后线架也是由与定子铁心相匹配的三等分拼接组成;漆包线也根据定子铁心匹配设置成三组。
其中,三等分的所述后线架各匹配插接一个接线端子;线路板上开设有三个与接线端子匹配插接的插接口;线路板匹配固定于电机本体的后端时,三个接线端子各匹配插接一个插接口。
其中,线路板的后端面还设置有线路板保护盖。
其中,静叶轮通过螺钉固定于前支架的前端;动叶轮通过衬套、垫片及螺母匹配固定于驱动轴的前端;驱动轴的前端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螺纹;衬套、动叶轮及垫片依次从驱动轴的前端匹配套接,该衬套的两端分别抵住前轴承的内圈侧面及动叶轮的侧面,动叶轮通过螺母与螺纹之间的螺纹紧固而夹紧固定于衬套垫片之间。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驱动装置
- 下一篇:冷却剂引导元件、冷却系统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