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6897.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广成;林铭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铭昭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67/00;C08L67/02;C08L1/02;C08L77/00;C08K13/02;C08K5/101;C08K3/016;C08K3/22;C08K3/34;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阻燃 抗静电 风筒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由合成纤维基布浸渍加入了纳米渗透剂的PVC阻燃抗静电增塑糊,经压平机压平、烘箱加热塑化制成表面平整光滑的覆盖膜,冷却制得。增塑糊完全渗透入合成纤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覆盖膜容易脱落、破皮造成风筒漏风的问题。在配方中加入了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的合成植物脂肪酸酯和阻燃、抑烟性能的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解决了原有技术由于大量小分子增塑剂的加入,造成阻燃性能降低的问题。抛光渣作为无机填料大量加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制品的阻燃、抑烟性能,还解决了抛光渣难以循环利用,废弃填埋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阻燃材料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燃抗静电风筒布主要用于生产矿山及工程隧道、地下建设施工的防尘通风风筒。现有技术阻燃风筒布是以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经编织成基布,由PVC树脂加入增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原料混合后,通过挤塑、压延、贴合、冷却制成。玻璃纤维性脆、耐磨性差,吸入对人体有害。合成纤维与PVC压延膜粘合强度低,贴合后覆盖膜容易脱落、破皮,造成风筒漏风,影响风筒使用寿命。PVC含氯量很高,本身有很好的阻燃性,但由于易燃的增塑剂的加入导致材料的阻燃性能降低,为达到矿山使用的阻燃性能要求,需要加大价格昂贵的阻燃剂的加入量,生产成本高。PVC配方中的增塑剂主要以DOP和DBP等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为主,此类增塑剂毒性较大、容易抽出,欧洲已禁止相关产品进口。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环保纳米阻燃抗静电风筒布,由合成纤维基布浸渍PVC阻燃抗静电增塑糊,经两辊压平机压平、烘箱加热塑化、冷却制得。本发明所述PVC阻燃抗静电增塑糊加入了纳米渗透剂,极小的粒子可完全渗透入合成纤维基布的纤维间隙里,经压平机压平、加热烘箱加热塑化制成表面平整光滑的覆盖膜,覆盖膜与合成纤维基布结合成一体,解决了现有技术覆盖膜脱落、破皮造成风筒漏风的问题,保密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本发明所述的PVC阻燃抗静电增塑糊,在配方中同时加入了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的合成植物脂肪酸酯和阻燃、抑烟性能的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两者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替代原有技术中的毒性较大、容易抽出的DOP、DBP等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和价格昂贵的阻燃剂,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更提供了一种性能更好的环保新产品。所述合成植物脂肪酸酯是从多种植物里面萃取,具有无毒环保、抑制冒油、增塑效率高、热稳定时间长等特点,受热会吸收大量的氧,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具有很好的阻燃性。用合成植物脂肪酸酯替代原有技术的小分子增塑剂,解决了由于大量增塑剂的加入,导致制品的氯含量降低,造成阻燃性能降低的问题。合成植物脂肪酸酯过程中加入了防静电剂,合成植物脂肪酸酯加入到所述的PVC阻燃抗静电增塑糊中,用于制备阻燃风筒布,使其具有了永久防静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铭昭,未经林铭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