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4262.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辉;牛雯;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11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造 支撑 自动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相机采集成形过程中每层支撑的打印图像信息,反馈至计算机控制系统;步骤2,计算机控制系统识别当前层的支撑打印情况是否正常,若存在支撑打印失败区域,则对打印失败区域轮廓特征进行提取,并在轮廓内生成修复路径;步骤3,调用修复路径对打印失败的区域进行修复打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在局部支撑打印失败时,及时进行检测识别,并进行修复,缩短成形周期,提高打印效率,而且可减少零件成形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地也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该种工艺对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工艺及效率越来越迫切。正常情况下,对于复杂结构的零件成行过程中首先会在基材上面添加一定厚度的网格支撑,当网格支撑成形完成后再在支撑上成形零件实体。增加支撑目的为1)为零件悬空部分或角度较小的区域起到支撑作用;2)有利于零件的成形过程中累积热量的扩散;3)对零件成形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产生的变形起到拉伸和防护作用等,因此支撑结构在金属零件的成形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SLM打印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局部支撑打印失败的现象,进而影响零件的后续的成形。基于此问题,一般的处理办法是暂停打印,人工进行支撑的修补,人工操作一方面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依赖人的操作难免存在操作失误的现象,从而增加零件成形失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在局部支撑打印失败时,及时进行检测识别,并进行修复,缩短成形周期,提高打印效率,而且可减少零件成形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地也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支撑自动修复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被打印层支撑图像生成
相机采集成形过程中每层支撑的打印图像信息,反馈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步骤2,识别当前层的支撑打印情况是否正常
计算机控制系统识别当前层的支撑打印情况是否正常,若存在支撑打印失败区域,则对打印失败区域轮廓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在轮廓内生成向量间距、向量功率、扫描速度均固定的填充向量,作为支撑失败区域的修复路径;
步骤3,调用修复路径对打印失败的区域进行修复打印。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步骤1具体为:
当铺完一层粉末并将当前层支撑打印完成后,相机对打印层进行图像采集,并将图像信息反馈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步骤2具体为:
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相机采集打印图像信息,并在后台调用当前层的打印程序,将程序转换图像信息,与相机采集的实际打印层图像进行比较,由于打印失败区域的网格支撑不规范,其图像上对应区域的灰度与当前层原始图像对应位置的灰度不一致,因此,在原始层中对灰度不一致的区域进行坐标提取,生成支撑打印失败区域的轮廓,具体判定过程如下:
若实际打印层图像与原始层图像灰度一致,则当前层打印正常,成形平台下降一个切片层厚,然后进行下一层的铺粉以及相应层支撑打印;
若实际打印层图像与原始层图像灰度不一致,则该层支撑存在打印失败区域,通过灰度对比提取打印失败区域的轮廓,然后在轮廓内生成向量间距、向量功率、扫描速度均固定的填充向量,作为支撑失败区域的修复路径。
步骤3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