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换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134.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飞;黄旭环;关建;戢秀芬;孙正晓;谢华建;钱程秀;潘发达;倪林武;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换向器,涉及换向器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多个换向片,所述换向片包括有内铜层和外碳层,所述内铜层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弯钩和内钩件,所述内钩件一端与弯钩连接,内钩件的另一端沿绝缘本体的轴向远离弯钩延伸,外碳层位于绝缘本体的侧身上,且外碳层朝向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弧面与内钩件远离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弧面焊接固定,本发明具有加强换向片连接强度、减小焊接电阻、降低电能损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碳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交流串激电动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俗称整流子。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029649U的一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型换向器,包括电木粉基体和在电木粉基体的外圆周作均匀排布的多只换向片,多只换向片的外侧面共同围出与电机碳刷相接触的换向器圆柱表面,换向片的顶部设有焊线弯钩,其特征在于:换向片与所述焊线弯钩连接的上段部分为铜质材料,换向片与所述碳刷接触的下段部分为碳质材料,换向片的上下段部分的结合面采用钎焊方式予以固定连接。
这种碳换向器和常见的换向器一样,具有以下两个问题:
1.换向片上下段部的结合面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由于上下两个端部的结合面的面积较小,焊接固定后的强度不够,在换向器高速转动情况下,碳质材料和铜质材料容易分离;
2.整个换向片的焊接电阻较大,由于上段部分和下端部分之间的焊接面积小,焊接电阻大,电流在通过弯钩、上段部分以及下段部分时的损耗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碳换向器,具有加强换向片连接强度、减小焊接电阻、降低电能损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换向器,包括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多个换向片,所述换向片包括有内铜层和外碳层,所述内铜层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弯钩和内钩件,所述内钩件一端与弯钩连接,内钩件的另一端沿绝缘本体的轴向远离弯钩延伸,外碳层位于绝缘本体的侧身上,且外碳层朝向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弧面与内钩件远离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弧面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碳层为碳材料,内钩件为铜材料,相比较原来的弯钩,在弯钩的部分上增加了沿绝缘本体轴向延伸的内钩件,通过内钩件的外侧弧面和外碳层的内侧弧面焊接,增大了焊接面积,降低了整个换向片的焊接电阻,降低了电能损耗、还加强了外碳层与弯钩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钩件远离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弧面上开有供焊锡流入的凹陷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焊接面积,进一步加强外碳层与内钩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加强整个换向片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钩件朝向绝缘本体轴心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弯折部和第二加强弯折部,所述第一加强弯折部和第二加强弯折部相对背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换向片放在成型模具中,绝缘本体再一体成型,从而将绝缘本体换向片安装在一起,第一加强弯折部和第二加强弯折部与内钩件之间均是有空隙,绝缘本体在成型后,绝缘本体的部分实体位于第一加强弯折部与内钩件之间,绝缘本体的部分实体位于第二加强弯折部与内钩件之间,第一加强弯折部和第二加强弯折部相对背向设置,加强了内钩件与整个绝缘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弯折部和第二加强弯折部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加强弯折部分别位于内钩件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两个第二加强弯折部分别位于内钩件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内钩件与整个绝缘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