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2998.0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莱特;J·汉克;B·约翰逊;亨里克·布雷特;A·万恩德;M·克赫尔;P·M·纽尼斯·多斯·桑托斯;L·菲格雷多;R·安图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B62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行 车前 曲柄 装置 链轮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单链轮用于接合在传动链条中,单链轮包括形成在单链轮(10)的圆周上的多个齿(12,14),多个齿具有第一组齿和第二组齿,第二组齿的齿(14)以交替方式布置在第一组齿的齿(12)之间,每个齿具有载荷侧面(16),第一组齿的每个齿(12)具有至少一个型廓。第一组齿的至少一个齿(12)的载荷侧面(16)和型廓在几何形状上被设计并相对于彼此布置成:即使在由于在单链轮(10)的操作过程中经由链条滚轮(30)传递力而导致载荷侧面(16)受到涉及磨损的压力的情况下,也确保相邻于载荷侧面(16)的相应链条滚轮(30)和所述齿(12)不受阻碍地分离。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610511665.8、申请日为2016年6月30日、发明名称为“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该单链轮用于接合在传动链条中,其中该单链轮具有多个齿,所述多个齿形成在该单链轮的圆周上并具有第一组齿和第二组齿。该第二组齿的齿在这里以交替方式布置在该第一组齿的齿之间,其中每个齿具有载荷侧面,力经由该载荷侧面在传动链条的相邻链条滚轮和相应齿之间传递。该第一组齿的每个齿具有至少一个型廓(profiling),该至少一个型廓具有位于该载荷侧面附近的敞开部,传动链条的内链板的突出超过所述链条滚轮的一部分接合在该敞开部中。
背景技术
在自行车具有链条传动式传动链条并具有位于前曲柄装置上的单链轮的情况下,传动链条借助于所述单链轮来驱动。为此目的,在驱动过程中,单链轮通过其齿分段地接合在传动链条中并且以公知方式与传动链条相互作用。与具有多个链轮的前曲柄装置相比,具有单链轮的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优点在于安装的部件更少。例如,在这种装置中,可以省去前曲柄装置上的另外链轮以及脱轨器。更少的部件以及相关地减少齿轮变换操作的数量同时使得这种装置更不容易出现齿轮变换错误。
然而,这种类型的装置同时因此也省去了固定部件,这些固定部件将传动链条固定在单链轮上并且抑制链条在径向向外载荷作用下跳过接合的齿。由于该原因,在单链轮的情况下,试图以使齿的几何形状防止链条跳离或跳过的方式形成齿。为此目的,单链轮的齿通常具有尽可能陡峭的载荷侧面。
例如从德国公开申请DE 10 2012 023 819 A1已知一种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该文献描述了用于接合在传动链条中的单链轮,该单链轮包括多个齿。所述多个齿具有第一组齿和以交替方式布置在第一组齿之间的第二组齿。在这里,这两组齿相对于传动链条的对应链条间隙形成有不同材料厚度,以便允许将单链轮的齿可靠接合在传动链条中。如之前已经描述的,该装置也具有带相对陡峭载荷侧面的齿,以便抑制链条在向外载荷作用下跳过齿。
以这种方式形成并且具有陡峭载荷侧面的齿的缺点特别在于,在链轮的使用寿命中,在载荷侧面中,在由传动链条的链条滚轮施加的最大载荷区域中,引起由磨损引起的材料磨耗。换言之,链条滚轮在载荷持续期间总是进一步戳进相应载荷侧面内。其结果是,在齿的载荷侧面中产生边缘,这些边缘可能妨碍和/或阻挡传动链条或链条滚轮的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发生的“链条卷入”。
图35以举例方式从实线示出的初始状态用虚线示出了已知单链轮的齿的载荷侧面上的连续材料磨耗的各种状态。这里可以看到在载荷持续期间产生了边缘,如前所述,该边缘对相应的链条滚轮构成了阻碍并因此妨碍传动链条滑动。
特别是在具有单链轮的自行车前曲柄装置中会发生这种负作用。单链轮比具有多链轮装置的前曲柄装置的各个链轮比较来说受到更强的载荷,这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链条连续地与前曲柄装置的同一链轮相互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RAM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RAM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