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含气量测试中损失气含量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2117.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胥蕊娜;姜培学;曾克成;张富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气量 测试 损失 含量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页岩含气量测试中损失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页岩岩心并记录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对所述页岩岩心进行解吸实验,得到解吸数据;获取拟合目标函数;采用所述拟合目标函数对所述解吸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后的解吸数据;根据所述解吸数据和拟合后的解吸数据确定拟合参数;根据所述拟合参数修正所述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根据所述拟合参数和修正后的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到损失气含量。本发明能够提高损失气含量的确定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含量估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页岩含气量测试中损失气含量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巨大并在美国取得了成熟的商业化开采,中国也将页岩气开采作为国家战略。
在页岩气开采前,需要对页岩气藏进行甄选,评估地层中页岩气含量,选取具有经济价值的区块进行开采。评估地层中页岩气含量的方法众多,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方法即解吸法,通过钻头取得目标地层的岩心,从地底提至地表,在这一过程中会有部分气体散失,散失的气体被称为损失气。得到岩心后,在地表模拟地层温度,对岩心进行解吸实验,测量岩心中的解吸气含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损失气估算模型,估计提钻过程中逸散的损失气含量,加和得到储层中的总含气量。间接法包括等温吸附法、测井解释法、统计分析法。其中等温吸附法建立在等温吸附实验的基础之上,对钻取的岩心进行饱和等温吸附实验,测量所得含气量为储层的最大含气量。测井解释法通过射线、声波等响应信号,反演计算得到储层含气量。统计分析法建立在若干地质参数的匹配测试基础之上,根据统计模型选取主控因素,拟合估计储层含气量。间接法能获得较多的储层信息,但含气量估计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直接法,其估计精度也最高。
在直接法估计岩心含气量的过程中,将总的含气量分为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三个部分。损失气是指岩心从地底取到地表,从岩心中逃散的气体,损失气的含量难以测量,常通过解吸气的含量进行估算。解吸气是指,取到地表的岩心,放入解吸罐中,在地层温度环境下进行解吸实验,测量得到的气体含量。残余气是指解吸实验完成后,残留在岩心中无法测量的气体,这一部分气体占比较小,往往可以忽略,但也可以通过破碎实验,将岩心打碎释放残余气进行测量。
目前的页岩气损失气估算方法主要由煤层气的损失气确定方法发展而来,但是页岩气与煤层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由于煤层气埋藏较浅,取心速度较快,气体逸散较少;且煤心中有机质含量高,导致煤层气中吸附气占比大,煤层气散失速度慢,所以在取心过程中,煤层气的损失气占比远远小于页岩气中的损失气。由于损失气占比巨大,页岩气的损失气估算方法不能完全采用煤层气的估算方法,需要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页岩损失气估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页岩含气量测试中损失气含量的确定方法,能够提高损失气含量的确定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页岩含气量测试中损失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页岩岩心并记录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
对所述页岩岩心进行解吸实验,得到解吸数据;
获取拟合目标函数;
采用所述拟合目标函数对所述解吸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后的解吸数据;
根据所述解吸数据和拟合后的解吸数据确定拟合参数;
根据所述拟合参数修正所述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
根据所述拟合参数和修正后的获取页岩岩心所需的时间得到损失气含量。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页岩岩心进行解吸实验,得到解吸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