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电路、空调器和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1248.1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02;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空调器和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模块、驱动线路、第一开关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驱动线路与驱动模块相连接;第一开关模块设置于驱动线路上;压力检测模块与第一开关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或断开,进而控制驱动线路导通或断开。由于通过压力检测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组件,进而控制驱动模块停止工作,驱动模块停止工作后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不会继续升高,所以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泄压阀来防止超压,进而提升压力容器的密封性,减少冷媒介质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及压力容器是空调系统工作的重要部件,在含有压缩机及压力容器的系统中,当系统压力较高时,如果对压缩机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停止压缩机,会使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容易产生危险。
在相关技术中,在压力容器上设置有泄压阀,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超过安全压力后泄压阀开启,以降低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但压力容器上的泄压阀密封性较差,容易发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控制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模块、驱动线路、第一开关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驱动线路与驱动模块相连接;第一开关模块设置于驱动线路上;压力检测模块与第一开关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或断开,进而控制驱动线路导通或断开。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电路,由于通过压力检测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进而控制驱动模块停止工作,驱动模块停止工作后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不会继续升高,所以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泄压阀来防止超压,进而提升压力容器的密封性,减少冷媒介质的泄露。通过第一开关模块直接控制驱动线路的导通或断开,减少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元器件,使得控制电路更加简单,反应更加迅速,并且减少因元器件损坏而使得控制失效的概率,提升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接,根据压力检测模块的状态控制驱动模块,当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超过安全压力后,控制驱动模块停止工作,以在压力恢复至安全压力以下,第一开关模块闭合时,避免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直接上电,减小上电时对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的冲击,延长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驱动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二控制端口,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一线路相连接,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线路相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压力检测模块相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模块向第二控制端口输出高电平,即使压力检测模块的触点闭合后,仍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避免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直接上电,减小上电时对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的冲击,延长驱动模块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和电阻,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输入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控制端口和第四控制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与第二线路相连接,第三控制端口与压力检测模块相连接,第四控制端口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电阻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线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