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粒绒针织布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8211.3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沈长庆;徐友新;何松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恒辉布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1/00 | 分类号: | D06C11/00;D06M15/15;D06M11/65;D06M15/09;D06M11/76;D06M13/256;D06M15/643;D06M13/463;D06M15/39;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8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粒绒 针织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粒绒针织布的生产工艺,涉及针织布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涤纶纱线织造成坯布;S2:经检验合格后的坯布在表面喷涂结合剂,并烘干备用;S3:经步骤S2处理后的坯布采用起毛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烘干;S4:经步骤S3处理后的坯布进行刷毛,得到起毛坯布;S5:对起毛坯布进行梳毛和剪毛处理,得到半成品摇粒绒布料;S6:将半成品摇粒绒布料放入摇粒机中进行高温揉搓;S7:将经过步骤S6处理后的布料定型;通过上述7个步骤得到摇粒绒针织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摇粒绒的起毛效率和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布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摇粒绒针织布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摇粒绒由大圆机编织而成,织成后坯布先经染色,再经拉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多种复杂工艺加工处理,面料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稀疏匀称,蓬松弹性特好。
现有的摇粒绒布料的生产工艺如公开号为CN103498261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它是以100D×96F涤纶长丝和银纤维导电丝为底丝,以150D×288F超细涤纶纤维作为面丝,织造成每隔2公分分布有1条银纤维导电丝的胚布;然后在胚布上进行起毛、梳毛、剪毛和摇粒等工序以制备摇粒绒的生产工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摇粒绒在起毛的过程中,由于布料坯布的纤维丝被起毛机中的钢针的针尖插入织物内部与织物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纱线从织物内挑出并挑断,从而使得布料表面起毛,但通常涤纶纤维丝与钢针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纤维丝会在钢针的针尖上发生滑动,容易使得部分纤维丝无法被钢针挑断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起毛的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粒绒针织布的生产工艺,通过在坯布表面进行喷涂结合剂进行预处理,使得坯布上的限位丝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不易从钢针的针尖上滑落,从而提高起毛的效果和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摇粒绒针织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涤纶纱线织造成坯布;
S2:经检验合格后的坯布在表面喷涂结合剂,并烘干备用;
S3:经步骤S2处理后的坯布采用起毛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烘干;
S4:经步骤S3处理后的坯布进行刷毛,得到起毛坯布;
S5:对起毛坯布进行梳毛和剪毛处理,得到半成品摇粒绒布料;
S6:将半成品摇粒绒布料放入摇粒机中进行高温揉搓;
S7:将经过步骤S6处理后的布料定型;
通过上述7个步骤得到摇粒绒针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先在表面喷涂结合剂,结合剂与坯布表面的纤维丝结合,使得坯布表面的纤维丝表面的粗糙程度得到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坯布在刷毛起毛的过程中坯布上的纤维丝更加容易被提拉绷断,不易滑落,而使得起毛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刷毛、梳毛、剪毛后的布料再通过摇粒机中进行高温揉搓,从而将布料的上毛变成摇粒绒,最后再对布料进行定型处理,使得布料上形成的摇粒绒的形状得到固定,形成的摇粒绒形态更加稳定,提高布料的手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恒辉布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恒辉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植物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纹连接件旋拧组件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