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4774.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5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杏标;朱晓涵;郭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5/02 | 分类号: | F04B25/02;F04B39/00;F04B39/12;F25B5/02;F25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压缩机 制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的排气压力不同;气缸,设置在壳体内;活塞,设置在气缸内,活塞被配置为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且气缸与活塞围合形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其中,第一工作腔与第二工作腔不连通,第一工作腔与第一出气端口相连通,第二工作腔与第二出气端口相连通。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能够分别适应不同的排气压力,实现了单台往复式压缩机即可实现相关技术中两台往复式压缩机才能实现的双排气功能,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复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蒸汽压缩循环的制冷/热泵系统,广泛应用于空调、热泵热水器、热泵干衣机等领域。如图10所示,现有单排气压力的蒸汽压缩循环的制冷/热泵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往复式压缩机、冷凝器718’、节流元件714’、蒸发器716’,往复式压缩机的曲轴702’通过连杆704’与活塞708’相连,曲轴旋转可以带动活塞708’在气缸706’内做往复式运动,从而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过程。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往复式压缩机仅在壳体700’上设有一个排气端口712’和一个吸气端口710’,即只提供一个排气压力以及对应的一个冷凝温度,需要两个及以上的往复式压缩机才能实现两个排气压力,而为了实现双温度或多温度制冷系统,往往需要接入多台往复式压缩机,接入多台往复式压缩机显然会导致产品整体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的排气压力不同;气缸,设置在壳体内;活塞,设置在气缸内,活塞被配置为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且气缸与活塞围合形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其中,第一工作腔与第二工作腔不连通,第一工作腔与第一出气端口相连通,第二工作腔与第二出气端口相连通。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气缸、活塞,其中,壳体上设有吸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的排气压力不同,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不连通,活塞设置在气缸内,活塞被配置为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且气缸与活塞围合形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也即,活塞可以在气缸内做往复式运动压缩气缸内的冷媒,第一工作腔与第一出气端口相连通,第二工作腔与第二出气端口相连通,也即,第一工作腔中的冷媒通过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气端口排出往复式压缩机,第二工作腔中的冷媒通过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气端口排出往复式压缩机,也即,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能够分别适应不同的排气压力,实现了单台往复式压缩机单气缸双排气的功能,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
本发明提供的往复式压缩机在现有的单气缸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了互不相连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实现了单台往复式压缩机单气缸双排气的功能,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并且,单台往复式压缩机即可实现相关技术中两台往复式压缩机才能实现的双排气功能,可以降低成本,节约安装空间。并且,本发明中限定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的排气压力不同,不同的排气压力能够使得冷媒到达预定温度的时间以及所需要的能量均是不同的,能够理解的是,根据往复式压缩机的不同使用需求,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能够实现不同的排气压力,从而使得对应于第一工作腔及第二工作腔的冷凝器能够高效地实现冷凝功能,避免对能源造成浪费,显著提升往复式压缩机的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材配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照明系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