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2014.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秋实;李进兴;张开红;毛书彦;张峰博;刘玉;许宝云;朱建峰;安炎韬;邓成智;李桂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化成 工艺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包括三次充放电循环,然后进行补充电并浮充抽酸完成化成。本申请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通过电位控制,对不同型号的铅蓄电池进行化成,该方法不受活性物质比例,极板厚度影响。该方法化成效率高,化成时间短,化成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经过多年发展,化成时间不断缩短和化成能耗不断降低,但创新和发展的脚步仍然未停止。铅酸电池化成工艺要求化成时间更短、化成能耗更低。
铅酸蓄电池化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电压控制,另一种是通过时间控制。电池控制法,化成过程中的电压是受正负极活性物质比例、电解液密度、电解液温度影响。一般正负极活性物质设计比例>1,负极导电性优于正极,因此负极电位升高较快,优先正极达到析气电位。不同类型电池,在相同电压下,正负极电位不同;不同温度下,电压相同时,正负极电位不同。因此,通过电位或者时间控制化成,不易准确控制电池化成。
在正负极活性物质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电解液密度有较大变化或电池结构设计变化的情况下,电位控制法和时间控制法的化成工艺就不适用或者需要消耗更多能耗。
比如,公开号CN101673844一种阀控铅酸蓄电池内化成的方法,用于解决阀控铅酸蓄电池内化成耗时长、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所述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a.一次充电:充电时间为7.5h,电流1.7-1.9A;b.一次放电:放电时间为1h、电流1.36-1.52A;c.二次充电:充电时间为5h,电流1.7-1.9A;d.二次放电:放电时间为2h、电流1.36-1.52A;e.三次充电:充电时间为6h,电流1.7-1.9A。本发明提供电流强度与化成时间的最佳配比,并控制过程水温,使极板充分化成,形成优化的12V7Ah阀控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使蓄电池化成时间比现有技术缩短一倍,在节约能耗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公开号CN103943893A本发明涉及一种闭阀充电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阀控密封式蓄电池加酸,加酸后蓄电池放到水浴中降温,蓄电池静止2-4h,蓄电池静止之后盖好安全阀并粘接好蓄电池盖片并与充电机连接,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分为三个阶段。本发明采用的闭阀充电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在蓄电池化成过程由于采用了定量加酸,电池加完酸后无富余酸,电池内化成后无需抽酸;电池内化成过程中始终采用单向密封阀控制酸雾排出,并去掉了电池内化成之后的抽酸过程,降低了酸雾及处理抽出的富余酸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的内化成工艺简化了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会由于极板化成产生废水,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通过电位控制,对不同型号的铅蓄电池进行化成,该方法不受活性物质比例,极板厚度影响。该方法化成效率高,化成时间短,化成能耗低。
一种铅蓄电池化成工艺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某一型号的铅蓄电池,加酸前在每个单格的汇流排上打入作为检测电极用的铜钉,铅蓄电池安装加酸壶进行加酸,在加酸壶中插入参比电极和温度传感器,然后进行化成,
(1)第一次充电:电流在0.05C~0.4C范围内梯度提高,若电解液温度低于45℃,充电直至负极电位达到-1.40V;若电解液温度达到45℃而负极电位未达到-1.40V,则将充电电流控制在0.15C~0.25C继续充电至负极电位达到-1.40V;
(2)第一次放电:以额定电流I2放电至正极电位达到0.95V;
(3)第二次充电:以0.35C-0.5C电流充电至负极电位达到-1.40V,再以0.2C-0.3C继续充电,直至正极电位达到1.3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