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1022.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孙喜伟;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护理 介入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腕带,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标示机构,所述标示机构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开设有通槽。该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可直观的了解到导管的移动方向,方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对导管的运动情况作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减少了医护人员辨认导管移动方向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发现不及时可能导致的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中医称之为脉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目前,我国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专业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传统手术技术在不断的完善,新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在进行血管介入导管治疗时,需要将导管一部分插入患者体内,一部分处于患者身体外部,而处于患者身体外部的导管便需要进行相应固定,避免导管脱离患者体内。但目前传统的导管,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外部胶带将导管粘贴在患者身体皮肤上,但上述方式,因导管介入点部位没有相应保护固定装置,从而易引起导管回弹,致使胶带松动,从而导致导管脱离患者身体,最终给患者手术带来极大的隐患。
例如申请号CN2017211915053.9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导管用固定装置。它包括软质橡胶体、网状弹性带、魔术扣、纱布层、槽、硬质卡扣、系带和粘贴层,软质橡胶体设置在网状弹性带的内侧,软质橡胶体周围设置有粘贴层,粘贴层外部设置有纱布层,软质橡胶体中心设置有槽,槽两侧设置有与介入导管固定的硬质卡扣,网状弹性带两端设置有魔术扣和系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靠,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上述发明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该专利提出的导管固定装置仅仅只能用来固定,当导管发生移动时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提醒,另外,即便当医护人员发现导管发生移动时,也无法第一时间辨认出导管移动的方向,因此无法及时的做出判断。由于导管分为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因此两部分导管预留的长度相对固定,如果无法及时的对导管的移动方向做出判断,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能准确直观的对导管的移动及移动方向做出提示的优点,方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对导管的运动情况作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减少了医护人员辨认导管移动方向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发现不及时可能导致的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固定效果好、能准确直观的对导管的移动及移动方向做出提示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周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腕带、固定机构、标示机构、指示机构、检测机构、固定套、通槽、标尺、LED灯、限位槽、驱动轮、定位柱、指针、支架、滑块、从动轮、导轮、活动极板和固定极板。
上述各结构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安装底座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腕带,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标示机构,所述标示机构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开设有通槽;
所述标示机构包括标尺,所述标尺的内侧活动连接有LED灯,所述标尺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