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9648.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峰;朱张泉;姜少军;丁家园;李密;罗剑文;黄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057;B22D11/059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模,包括长方体状的模体,模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连通有多个连铸通道,连铸通道的侧壁形状为圆台面,连铸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模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连铸通道位于模体前侧面的开口为入铜口,入铜口直径为D1,连铸通道位于模体后侧面的开口为出铜口,出铜口直径为D2,200mm≥D2≥10mm,D1>D2。长方体状的模体使得每一个连铸通道都尽可能贴近水冷套,使得每个连铸通道内温度都能尽可能一致,使得整个石墨模的温度更为均匀。可以根据连铸棒成品规格以及拉丝余量调节D1,不同连铸通道的D1可以为不同值,以生产多个规格的连铸棒。D2限制了铅黄铜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体积收缩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模,属于铅黄铜连铸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铅黄铜的普通石墨模大致为圆锥形,石墨模内开孔连铸需要规格的铅黄铜连铸棒。该模具内贴近水冷套一侧与远离水冷套一侧的连铸棒由于冷却量差别大易出现温度不均(外观表现为红热程度不均匀)。其次,这种石墨模生产连铸棒时,通常铜棒冷却量较小,牵引速度受到限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冷却更为均匀的石墨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模,包括长方体状的模体,模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连通有多个连铸通道,连铸通道的侧壁形状为圆台面,连铸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模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连铸通道位于模体前侧面的开口为入铜口,入铜口直径为D1,连铸通道位于模体后侧面的开口为出铜口,出铜口直径为D2,200mm≥D2≥10mm,D1>D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长方体状的模体使得每一个连铸通道都尽可能贴近水冷套,使得每个连铸通道内温度都能尽可能一致,使得整个石墨模的温度更为均匀。可以根据连铸棒成品规格以及拉丝余量调节D1,不同连铸通道的D1可以为不同值,以生产多个规格的连铸棒。D2限制了铅黄铜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体积收缩率。
本发明所有连铸通道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所有连铸通道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模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本发明所有连铸通道轴线所在平面为模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对称平面。
本发明2D2≥D1。
本发明所述模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间距为L,L≥10(D1-D2)。
本发明所述连铸通道数量为N,20≥N≥3。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石墨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