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冲拉伸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9636.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淼龙;朱张泉;蒋利荣;柴桥杨;马为民;吴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冲拉伸模,包括顶料机构、第一凸模、第二凸模、模体以及弹簧,模体上开设有模腔,顶料机构位于模腔的下方,第一凸模的下端和第二凸模的下端均固定在顶料机构上,顶料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均至少部分位于模腔内,顶料机构带动第一凸模的上端和第二凸模的上端进出于模腔,弹簧设置在第二凸模上,第二凸模向上移动以挤压弹簧。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在顶料机构带动下上移,进而离开模腔对凹凸模的开口进行冲压,由于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为同步上移,故而能够使二者的冲压过程具有同步性,以避免冲压先后造成的品质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冲拉伸模,属于铜管成型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凹凸模的成型通常需要经过多步冲压,才能使得开口形状符合实际要求,这就导致凹凸模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此外多步冲压也导致了不同冲压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最后得到的凹凸模品质不能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冲压效率更高的冷冲拉伸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冲拉伸模,包括顶料机构、第一凸模、第二凸模、模体以及弹簧,模体上开设有模腔,顶料机构位于模腔的下方,第一凸模的底部和第二凸模的底部均固定在顶料机构上,顶料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均至少部分位于模腔内,顶料机构带动第一凸模的顶部和第二凸模的顶部进出于模腔,弹簧设置在第二凸模上,第二凸模向上移动以挤压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在顶料机构带动下上移,进而离开模腔对凹凸模的开口进行冲压,由于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为同步上移,故而能够使二者的冲压过程时间差固定,增加成品质量稳定性。第二凸模在上移过程中对弹簧产生挤压,冲压完成后撤去顶料机构的作用力,弹簧对第二凸模产生了一个复位的力,该复位力通过第二凸模传递至顶料机构和第一凸模,使得顶料机构和第一凸模一并进行复位。
本发明所述第二凸模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弹簧槽,弹簧的下端挤压在弹簧槽的底壁。
本发明所述模腔顶部中心为开口,开口的边缘设置有脱模块,脱模块与模体的内壁拼接,脱模块用于阻止凹凸模进入模腔。
本发明所述弹簧槽处设置有导向杆,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弹簧的上端顶在限位板上,弹簧将限位板挤压在脱模块上。
本发明所述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至少部分投影至弹簧槽外。
本发明所述冷冲拉伸模还包括顶针,顶针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凸模的底部,顶针的下端固定在顶料机构上,第二凸模通过顶针固定在顶料机构上。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冷冲拉伸模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铸结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