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监管设备的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9379.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顺;李春波;郝加刚;曹龙胜;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欣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监管 设备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管制方法,包括S1、接收管制区域80M~20GHz的无线电信号;S2、分析确认区域内无人机采用的无线电频段;S3、发射对应频率的干扰信号。由此,本发明的无人机管制方法先检测确认管辖区域内的无人机所采用的无线电频段,再集中发射相应频段的高功率干扰信号,相对于以往全频段覆盖的发射监管信号的方式,使得无人机监管设备总体的工作功率大幅降低,但在无人机工作频段的管制功率更高,对于无人机的管制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监管设备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井喷式发展,需要解决重要场所潜伏着的巨大的危机:无人机低空入侵问题。
由于无人机的价格便宜,容易购买,很难对购买者的相关资格严密审查,导致无人机很容易被利用作为入侵重要场所的工具。
虽然重要场所已经通过物防、人防和技防措施,对周界围墙区域进行了严密防护,但是这些场所的低空空域安全,还没有任何专门的防护措施,没有建立低空安全防范体系,防范措施不到位。
无人机低空入侵的危险点有:空中视频侦察跟踪、空中喊话、空中打标语、空中投毒、空中抛凶器、空中恐怖袭击等等,上述任何破坏行动,都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建立切实可行的低空防御体系,是现今重要场所的重要建设项目,除了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反无人机设备,采用的是模拟信号压制方式,压制干扰的特点就是简单粗暴,采用白噪声等模拟信号堵塞通信信道。无人机通讯,主要用到调频和扩频方式,模拟方式压制进行干扰,500米的距离,功率就需要40w以上,2000米,就需要200-500w,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效率低,经常是周边很多电子设备已经被干扰了,但是目标无人机仍未被有效监管。
如图2所示,如果遥控信号的跳频范围是2405~2495MHz,而防御者不知道跳频参数,那么就只好用噪声进行全频带覆盖。而遥控信号功率集中,即便在它的总功率电平比干扰的总功率电平小的时候,依然可能在局部比干扰电平高不少,从而不受干扰影响。目前先进的无人机遥控器已经能够根据干扰的情况自动调整跳频频率,所以对于采用跳频的遥控器,窄带强干扰效果不佳。
目前主流产品技术缺点:
1频率固定,无人机通信频率不在预设范围内导致管制失败。
2与管控平台无信息交互,导致指挥中心无法实时掌握管制区域内态势等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高效的对无人机进行信号管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监管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S1、接收管制区域80M~20GHz的无线电信号;
S2、分析确认区域内无人机采用的无线电频段;
S3、发射对应频率的干扰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确认无人机采用的无线电频段,具体步骤如下。
S2-1、对扫描回来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与ML算法结果集内已录入的无人机通信特征码、无线电频率特征及跳频技术特征对比重合率,重合率90%以上则认为相应特征码、无线电频段及跳频技术特征为正在管制区域内飞行的无人机通讯特征码、所用无线电频段及跳频技术特征;
S2-2、若S2-1未能确认无人机通讯特征码、所用无线电频段及跳频技术特征,则采用AI技术辨识无人机通讯特征码、所用无线电频段及跳频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欣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欣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