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7381.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靳刚;张鑫雨;刘浩;李占杰;崔良玉;胡高峰;韩建鑫;戚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回收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水平的工作台(1),工作台(1)的前后两侧各安装有一个竖向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一个水平且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板(2)上的横板(3),横板(3)、工作台(1)和两个支撑板(2)构成一个左右两端均开口的整形腔,整形腔的左侧前后并排间隔布置有两个可同步向内转动的第一刺辊(4),两个第一刺辊(4)左端向上倾斜放置,两个第一刺辊(4)的下方设有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传送带(5),每个支撑板(2)的外侧设有一个竖杆(6),两个竖杆(6)可同步相向或背向运动,每个竖杆(6)的内侧沿竖杆(6)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横杆(7),两个竖杆(6)相向运动可使多个横杆(7)插入至两支撑板(2)内侧并形成格栅将整形腔右侧开口封堵,两个竖杆(6)背向运动至格栅将整形腔右端开口完全打开时两个第一刺辊(4)与传送带(5)开始转动,横杆(7)的右侧设有一个置于两支撑板(2)之间的第二刺辊(8),两个竖杆(6)相向运动至格栅将整形腔右端开口完全封闭时第二刺辊(8)开始转动,第二刺辊(8)与横杆(7)之间设有一个可向下弹射的切刀(9),切刀(9)上方设有卡紧机构,竖杆(6)向外移动时驱动切刀(9)向上移动并被卡紧机构卡紧,第二刺辊(8)转动后可驱动卡紧机构松开切刀(9)并向下弹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刺辊(4)的外侧设有一个置于第一刺辊(4)下方的第一弧形刮板(10),第一弧形刮板(10)内弧面与第一刺辊(4)的辊面相贴合,第一弧形刮板(10)与第一刺辊(4)上辊刺相对应的端部设有多个供辊刺通过的通槽,第二刺辊(8)的右侧设有一个置于第二刺辊(8)下方的第二弧形刮板(11),第二弧形刮板(11)内弧面与第二刺辊(8)的辊面相贴合,第二弧形刮板(11)与第二刺辊(8)上辊刺相对应的端部设有多个供辊刺通过的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刺辊(4)的左端芯轴上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12),两个第一齿轮(12)相互啮合,其中一个第一刺辊(4)的芯轴上还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带轮(13),支撑板(2)的外侧设有经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二带轮(14),第一带轮(13)与第二带轮(14)经皮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设有两个与两个竖杆(6)一一对应的电动推杆(15),竖杆(6)分别安装在其所对应的电动推杆(15)的伸出端,两个电动推杆(15)可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侧所述竖杆(6)的下端设有一个置于电动推杆(15)下方的L形的压杆(16),后侧电动推杆(15)的后端设有第一电机和传送带(5)驱动电机的第一接触开关(17),第二刺辊(8)经第二电机驱动,后侧电动推杆(15)的前端设有第二电机的第二接触开关(18),后侧竖板向外运动至最远位置时压杆(16)接触并挤压第一接触开关(17),后侧竖板向内运动至最近位置时压杆(16)接触并挤压第二接触开关(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9)的上方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壳体(19),壳体(19)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压簧(20),第一压簧(2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9)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切刀(9)上,每个竖杆(6)上设有一个第一绳索(21),每个支撑板(2)的外侧经支杆固定有一个第一定滑轮(22),每个支撑板(2)的上方设有一个第二定滑轮(23),同侧的第一绳索(21)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22)、第二定滑轮(23)后从壳体(19)底部穿入壳体(19)内并固定在切刀(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屑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两组分别置于壳体(19)的右侧壁的前后两侧,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右端封闭,左端与壳体(19)相连通的套筒(24),套筒(24)内设有一个楔形块(25),楔形块(25)的楔面朝左下端,切刀(9)上设有与楔形块(25)配合的卡槽(26),套筒(24)的底部设有第二压簧(27),第二压簧(27)的一端固定在套筒(24)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楔形块(25)上, 第二刺辊(8)芯轴的两端跟别固定有两个置于支撑板(2)外的第一摩擦轮(28),每个第一摩擦轮(28)的外侧设有一个外圆面与其接触并可传动的第二摩擦轮(29),第二摩擦轮(29)的外端面上设有一个弧形凸起(30),弧形凸起(30)的两端与第二摩擦轮(29)的端面平滑连接,每个第二摩擦轮(29)的外侧设有一个L形杆(31),L形杆(31)的横杆端置于第二摩擦轮(29)的外侧,竖杆端贯穿并伸入至对应侧支撑板(2)内,L形杆(31)置于支撑板(2)内的部分设有可使拉杆向内移动的第三压簧(32),L形杆(31)的置于支撑板(2)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绳索(33),第二绳索(33)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套筒(24)底部与楔形块(25)相连,第二摩擦轮(29)上弧形凸起(30)挤压L形杆(31)可使第二绳索(33)收紧并将楔形块(25)拉出卡槽(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73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