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4853.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幸平;水岛信幸;原田裕太朗;山口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处理 装置 | ||
一种介质处理装置,能够降低被供给的介质(210)在输送路径(201)的途中停滞,与现有的桨叶构造相比,更确切地将介质输送至抵接部(240)并进行整合,从而层叠于层叠部(250)。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供给部(220),供给介质(210);输送部(230),输送从供给部(220)供给的介质(210);抵接部(240),抵接由输送部(230)输送的所述介质(210)的前端(211);层叠部(250),供抵接于抵接部(240)的介质(210)层叠;以及处理部(260),对层叠于层叠部(250)的介质(210)进行处理,输送部(230)具备把持部(231),所述把持部(231)能够沿着介质(210)的输送路径移动并且把持介质(210)的前端(211)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介质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介质进行预定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中,可以在处理前将介质的端部与其他介质的端部对齐,即使其整合。基本上,介质的整合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介质的输送方向上从层叠部的上游所具有输送辊等供给部受到输送力的介质通过仅凭借惯性力和重力而在路径滑动并移动后,使介质的下端(前端)的边与抵接部抵接。因此,根据介质的状态,在输送路径途中产生卷曲并抓拽,有发生无法到达所述抵接部的情况的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以往,采用了用于易于使介质的整合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01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如下结构的介质处理装置:通过在层叠介质的托盘下部侧设置具备叶片的桨叶,并使桨叶旋转并使所述叶片与介质表面间歇性地抵接,来将介质移动至位于托盘下部的抵接部并被整合。
但是,在相关结构中由于桨叶位于托盘的下部侧,存在介质在到达桨叶之前停滞在输送路径内的风险。此外,在桨叶位于托盘上部侧的情况下,当在通过桨叶的旋转而产生的叶片圆周速度比输送位于桨叶的上部侧的介质的输送辊输送介质的速度慢的情况下,存在介质发生弯曲的风险。因此,存在接下来被输送介质的输送路径变得狭窄而不能进行整合的风险。此外,在桨叶的旋转致使叶片圆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存在通过该桨叶输送的介质速度过快,介质下端(前端)与所述抵接部抵接时发生弹跳而不能进行整合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部,供给介质;输送部,输送从所述供给部供给的所述介质;抵接部,抵接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前端;层叠部,供抵接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介质层叠;以及处理部,对层叠于所述层叠部的所述介质进行处理,所述输送部具备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能够沿着所述层叠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且把持所述介质的前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介质处理装置的记录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介质处理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处于开始输送从供给部供给的介质的位置的状态下介质处理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处于使介质与抵接部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处理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5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于层叠部的介质轨道与通过输送部输送的介质轨道的位置关系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开始输送从供给部供给的介质的位置的情况下介质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通过带输送部开始输送介质的位置的情况下介质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产品团的方法
- 下一篇: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