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786.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龚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5/16;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6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金属材料 回转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包括:干燥罐、视窗、温度表;所述机架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干燥罐,且机架与干燥罐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视窗设置在干燥罐中间的外壁上,且视窗与干燥罐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盖板设置在干燥罐的两端,且盖板与干燥罐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右侧的下部位置,且驱动电机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温度表设置在干燥罐的上部,且温度表与干燥罐通过螺纹拧接。通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干燥情况观察方便,并且加热及冷却温度控制精确,大大提高干燥质量,更加具备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干燥用的双锥回转设备。
背景技术
双锥干燥机为双锥形的回转罐体,罐内在真空状态下,向夹套内通入蒸汽或热水进行加热,热量通过罐体内壁与湿物料接触。湿物料吸热后蒸发的水汽,通过真空泵经真空排气管被抽走。由于罐体内处于真空状态,且罐体的回转使物料不断的上下、内外翻动,达到均匀干燥的目的,它在机械金属粉末材料的干燥使用上较为广泛。
但是目前常见的双锥回转干燥机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无法随时观察干燥容器内的金属粉末的干燥情况,导致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同时加热冷却温度无法精准控制,导致金属粉末的干燥质量较差等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双锥回转干燥机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无法随时观察干燥容器内的金属粉末的干燥情况,导致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同时加热冷却温度无法精准控制,导致金属粉末的干燥质量较差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包括:机架、干燥罐、视窗、盖板、驱动电机、真空管、真空过滤器、真空表、加热管、冷却管、旋转接头、温度表;所述机架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干燥罐,且机架与干燥罐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视窗设置在干燥罐中间的外壁上,且视窗与干燥罐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盖板设置在干燥罐的两端,且盖板与干燥罐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右侧的下部位置,且驱动电机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真空管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右侧,且真空管与机架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真空过滤器设置在真空管的左端,且真空过滤器与真空管螺纹拧接;所述真空表设置在真空管的右端,且真空表与真空管螺纹拧接;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左侧,且加热管与机架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左侧,且冷却管与机架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机架内上部的两侧,且旋转接头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温度表设置在干燥罐的上部,且温度表与干燥罐通过螺纹拧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所述干燥罐上下两端呈锥筒状,中间为圆筒状,且干燥罐的壁上设有夹层,并且左右两侧焊接有与夹层贯通的圆管,并且圆管与机架上部两侧内安装的轴承座之间嵌入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所述视窗为透明防爆玻璃制成的矩形状,且视窗在干燥罐的夹层上设置有两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所述真空管为弯管状,且真空管与旋转接头嵌入连接,并设置在干燥罐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所述加热管为圆管状,且加热管与旋转接头嵌入连接并与干燥罐的内腔贯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机械金属材料双锥回转设备所述冷却管为L状的圆管,且冷却管与旋转接头嵌入连接并与干燥罐的内腔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龚,未经陈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