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483.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门市众益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4 | 分类号: | B29B7/14;B29B7/24;B29B7/26;B29B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北省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工用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底端穿过箱体顶部内壁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直径从上至下逐级递增,且第一螺旋叶片外壁固定有错落分布的分流杆,所述箱体底部外壁中心位置固定有卸料管,且卸料管上活动插接有卸料板,所述转轴底端固定有延伸杆,且延伸杆圆周外壁上固定有与卸料管内壁贴合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一侧固定有进料机构。本发明能够将卸料管内积留的原料向上提升,避免产生混合死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材的生产加工中,往往需要对原材料的塑料颗粒进行混合匀料处理,传统的混料结构采用的人工搅拌的方式或者采用搅拌釜来完成搅拌匀料。
其中采用人工搅拌进行匀料作业的方法,虽然能够完成匀料混合,但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无法保证多种塑料颗粒的混合均匀;而采用传统的搅拌釜来完成搅拌匀料,在匀料时主要是通过搅拌锚来搅拌完成匀料,而在搅拌混匀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卸料管内在进料初期容易积留原料,搅拌混匀过程中不能够对这一部分积留原料进行有效混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底端穿过箱体顶部内壁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直径从上至下逐级递增,且第一螺旋叶片外壁固定有错落分布的分流杆,所述箱体底部外壁中心位置固定有卸料管,且卸料管上活动插接有卸料板,所述转轴底端固定有延伸杆,且延伸杆圆周外壁上固定有与卸料管内壁贴合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一侧固定有进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且进料管一侧活动插接有下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一侧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伸长杆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下料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外壁边缘处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支撑腿,且支撑腿底端固定有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和电机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底端外壁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刮条,且刮条与箱体内壁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螺旋叶片的设置能够在电机和转轴的带动下转动,第一螺旋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进料管投入箱体内的原料进行向上翻动,分流杆在转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挤压打散,避免结块,进一步提高搅拌混合均匀度,另外第二螺旋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将卸料管内积留的原料向上提升,避免产生混合死角,而第二螺旋叶片在电机的带动下反转时可以将混合后的原料向外快速导出,提高导料速度。
2.通过伸缩杆的设置能够带动下料板横向运动,实现将下料板从进料管内抽出工作目的,方便使用。
3.通过刮条的设置能够在转轴和电机的带动下对箱体内壁黏附的原料进行刮除工作,避免箱体内部在卸料工作后还残留原料,增加了箱体内部清理工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实施例1搅拌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实施例2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门市众益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天门市众益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