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及具有其的机电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391.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刘海;段小帅;李勇;王京伟;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H02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行星 滚柱丝杠 支撑 装置 具有 机电 作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及具有其的机电作动器,该装置包括:支座,螺母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螺母与行星滚柱丝杠相配合,螺母转动可带动行星滚柱丝杠做直线运动;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设置在支座上;第一轴承压紧端盖,第一轴承压紧端盖设置在第一轴承的端面且与支座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压紧端盖用于压紧第一轴承并对第一轴承进行定位;丝杠支撑单元,丝杠支撑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承上,丝杠支撑单元具有内螺纹,丝杠支撑单元通过内螺纹与行星滚柱丝杠的外螺纹相配合以实现对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作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丝杠支撑装置容易损伤丝杠螺纹、影响丝杠精度且降低螺纹刚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伺服作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及具有其的机电作动器。
背景技术
机电作动器因其工艺性好、易于控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导弹、卫星、智能弹药等控制领域,成为火箭推力矢量控制、飞行器翼面等主要执行机构。随着飞行器向着高超声速和高机动性发展,飞行器翼面面积增大,飞行过程中翼面产生的负载越来越大,因此,机电作动器传动机构能实现高刚度、高动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机电作动器传动机构通常包括齿轮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的传动刚度成为影响机电作动器传动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行星滚柱丝杠的刚度包括丝杆刚度、螺母刚度、支承刚度。因此提高支承刚度是提高丝杠刚度重要手段。目前,对行星滚柱丝杆多采用直接支承,丝杆螺纹部分与支承衬套内孔相对滑动,滑动过程会损伤丝杆螺纹,影响丝杠精度,同时降低螺纹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及具有其的机电作动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容易损伤丝杠螺纹、影响丝杠精度且降低螺纹刚度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座,螺母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螺母与行星滚柱丝杠相配合,螺母转动可带动行星滚柱丝杠做直线运动;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设置在支座上;第一轴承压紧端盖,第一轴承压紧端盖设置在第一轴承的端面且与支座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压紧端盖用于压紧第一轴承并对第一轴承进行定位;丝杠支撑单元,丝杠支撑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承上,丝杠支撑单元具有内螺纹,丝杠支撑单元通过内螺纹与行星滚柱丝杠的外螺纹相配合以实现对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减振垫,第一减振垫设置在第一轴承压紧端盖与第一轴承之间,第一减振垫用于吸收外部负载冲击。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减振垫,第二减振垫设置在第一轴承与支座之间,第二减振垫用于吸收外部负载冲击。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均可采用柔性硅橡胶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电作动器,机电作动器包括齿轮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螺母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支撑装置,齿轮减速器与螺母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机电作动器还包括第二轴承,螺母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
进一步地,第二轴承包括一对角接触轴承或一对圆锥滚子轴承。
进一步地,机电作动器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齿轮减速器连接,驱动单元通过齿轮减速器驱动螺母转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丝杠支撑单元和第一轴承,丝杠支撑单元与行星滚柱丝杠螺纹配合,丝杠支撑单元通过第一轴承支撑设置在支座上,第一轴承使得丝杠支撑单元的旋转自由度放开,在行星滚柱丝杠直线移动的过程中,丝杠支撑单元与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相配合并在支座上做旋转运动,此种方式既能够实现对行星滚柱丝杠的支撑,同时不会损伤行星滚柱丝杠的螺纹牙型,提高了行星滚柱丝杠的传动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表情合成反馈交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接口自动化测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