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406.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彭强;李曼汝;黄朝曙;熊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0 | 分类号: | E04H1/00;E04B1/34;E04B1/26;A62C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木结构 建筑 | ||
本发明公开了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包括混凝土核心筒、悬挑楼盖和木结构子框架,所述木结构子框架支承在所述悬挑楼盖上,在竖向上隔离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所述悬挑楼盖底部安装有液压支撑机构,所述混凝土核心筒顶部安装水槽,所述混凝土核心筒内部设置水管系统,所述木结构子框架包含多个防火分区,所述防火分区内设置有消防灭火系统,所述水槽通过水管系统分别连接到每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消防灭火系统。本发明设计悬空的液压支撑稳定结构增强悬空建筑的稳定性,设计水传输→水循环→水喷淋的消防系统,最大程度上的杜绝火灾风险,建筑结构具有智能化,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木结构建筑,具体涉及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木结构建筑具有冬暖夏凉、体感舒适、亲近自然、色泽美观、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等优点,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木材材质的特殊性,其建筑层数一直受到限制。为了促进建筑工业化,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要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推进中国特色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体系及中高层木结构建筑研究,突破木结构建筑层数的瓶颈。
木结构建筑的层数主要受到防火规范的限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都规定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层,新颁布的《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26-2017)规定墙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在提高耐火极限的情况下可以达到5层,超过5层时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并应经过专门论证。因此木结构建筑的允许层数是由结构的防火性能决定的,按照常规的设计方法只能建3层,满足更严格的防火要求时可以建5层,超过5层应进行超限审查。
专利申请号为201810064629.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包括核心筒、悬挑楼盖和木结构子框架,该建筑以混凝土核心筒为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悬挑楼盖隔离木结构子框架,使木结构建筑在满足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建造层数有了重大突破,然而该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在高空增加建造层数的同时缺少有效的悬空稳定结构,作为防火规范建筑也缺乏系统的防火灭火结构,该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结构智能化和实用性不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解决了传统的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缺少有效的悬空稳定结构和防火灭火结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悬挑高层木结构建筑,包括混凝土核心筒、悬挑楼盖和木结构子框架,所述混凝土核心筒固定于特定的基础之上,位于整个建筑的中部,作为整个建筑的承载基础,其高度根据整个建筑的高度确定;所述悬挑楼盖位于混凝土核心筒两侧且沿混凝土核心筒高度方向按照一定间隔分布,用于支承木结构子框架;所述木结构子框架位于两层悬挑楼盖之间,最多包括5层,满足防火要求;所述木结构子框架支承在所述悬挑楼盖上,在竖向上隔离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所述悬挑楼盖底部安装有液压支撑机构,所述混凝土核心筒顶部安装水槽,所述混凝土核心筒内部设置水管系统,所述木结构子框架包含多个防火分区,所述防火分区内设置有消防灭火系统,所述水槽通过水管系统分别连接到每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消防灭火系统。
所述混凝土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用于承担整个建筑结构的竖向载荷,并承担水平方向的风载荷和地震载荷。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核心筒每层均设有防火门与木结构子框架的防火区相通。
优选的,所述悬挑楼盖位于混凝土核心筒两侧且沿混凝土核心筒高度方向按照一定间隔错位分布。可以在建筑发生火灾时,有效降低火势和烟雾的横向蔓延速度。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核心筒每层均设有防火门与木结构子框架(3)相通,所述防火门平时用于作为交通通道,火灾时用于防火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油整芯阻燃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节能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