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结构桥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252.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左雪娜;李强;崔梦凡;阮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2;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桥,该包括第一桥体、第二桥体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桥墩,所述桥墩包括墩柱和V字支撑结构,所述V字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墩柱的上方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桥体固定于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顶部以封闭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开口,所述第一桥体上形成有第一行进空间;所述第二桥体与所述V字支撑结构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桥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桥体上形成有第二行进空间。该双层结构桥能够形成人车分流的双层桥面结构,车行道与人行道共用桥墩,这种组合结构较简支梁结构,减小了桥梁体量,占用地面空间大,施工破坏地面面积小,施工周期短,同时大幅度的加大了车行道的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桥。
背景技术
现有桥梁一般是将人行道设计在道路两侧,车行道与人行道并排设计,即在同一平面内;亦或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离,设计为两种互不相干的独立结构,两种设计的结构主体通常均为简支梁结构。第一种设计将机动车道与人行车道并行排列,桥梁梁面宽,梁面厚,桥梁体量大,景观性差。第二种设计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离,两者是互不干涉的独立结构,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双层结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桥,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桥体、第二桥体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桥墩,所述桥墩包括墩柱和V字支撑结构,所述V字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墩柱的上方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桥体固定于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顶部以封闭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开口,所述第一桥体上形成有第一行进空间;
所述第二桥体与所述V字支撑结构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桥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桥体上形成有第二行进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V字支撑结构包括第一V字支撑结构及第二V字支撑结构,所述第一V字支撑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第二V字支撑结构的底部均连接在所述墩柱上,所述第一V字支撑结构由所述桥墩向外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桥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V字支撑结构由所述桥墩向外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桥体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层结构桥还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于所述V字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桥体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桥体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桥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斜拉杆由所述第一桥体向背离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桥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层结构桥还包括暗盖梁,所述暗盖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桥体上,所述暗盖梁与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顶部相连;所述暗盖梁上设有第一吊环,所述第二桥体上设有第二吊环,所述斜拉杆斜向拉紧于所述第一吊环与所述第二吊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桥体与所述V字支撑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梁托及支座,所述梁托与所述V字支撑结构连接,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梁托与所述第二桥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桥体包括主纵梁及主横梁,所述主纵梁设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主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主纵梁之间,所述主横梁及所述主纵梁的其中一种与所述支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桥体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主纵梁之间且位于所述主横梁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桥体还包括第一辅助梁及第二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连接在两个所述主纵梁之间,所述第一辅助梁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辅助梁沿第一方向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辅助梁之间,所述第二辅助梁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辅助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辅助梁与所述第二辅助梁形成龙骨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桥体还包括支撑板及立柱栏杆,所述支撑板铺设在所述龙骨结构上,所述立柱栏杆与所述主纵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绷缝机用的下供机构及绷缝机
- 下一篇: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