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处理线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250.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景;杨建红;秦瑞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19/18;B02C23/02;B02C23/08;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再生 骨料 回收 冲击 剥离 破碎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处理线及处理方法,包括沿处理流程方向从前向后设置的原料仓、提升机、喷磨主机、筛分机,各装置间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破碎设备采用“石打石”的破碎原理,粗料进入喷磨室后自由落体至筛网面上,在不断运动的筛面上不断翻转,喷磨材作为冲击材料输送到喷磨室中,高速旋转的冲击转子体带动喷磨材抛出,喷磨材与筛网上的粗料相碰撞,整个破碎过程中,物料流之间自行冲击、研磨、挤压破碎,喷磨颗粒与翻转的混凝土颗粒之间还存在研磨作用,能进一步去除骨料表面残留的砂浆,有利于提高砂浆剥离率,节约能耗,多次碰撞和摩擦还能对再生骨料进行整形,提高再生骨料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混凝土制备高质量再生骨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方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拆迁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急剧增加。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埋填等方式处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现有的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机械力破碎以及加热与机械力结合破碎法。其中,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浆液填充再生骨料表面的微裂缝,使得骨料结构呈现密实状态,但化学法污染重;直接把废弃混凝土破碎成较小粒径,由于含有大量的砂浆,无法直接作为再生骨料使用,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较低,加之天然骨料资源已因砂石过度开采而且日趋枯竭,如今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混凝土生产选择使用环保再生骨料,才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进料:原料筛选出喷磨材和粗料,分别投入到对应原料仓;
S2、喷磨:通过输送装置将S1中筛分出的粗料和喷磨材输送到喷磨室中,粗料进入喷磨室后自由落体至筛网面上,在不断运动的筛面上不断翻转,喷磨材作为冲击材料输送到喷磨室中,高速旋转的冲击转子体带动喷磨材抛出,喷磨材与筛网上的粗料相碰撞;
S3、筛分:将冲击后的颗粒输送到筛分机中按照不同粒径范围进行筛分;
优选的,对原始物料进行微波照射加热。
优选的,所述喷磨材的直径为5-8mm.。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冲击式剥离破碎处理线,包括沿处理流程方向从前向后设置的原料仓、提升机、喷磨主机、筛分机,各装置间通过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磨主机为驱动装置,其中电机带动转子和旋转框旋转。
优选的,所述原料仓前还设置有预筛分机,用以筛分出粗物料和喷磨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相对于现有的再生骨料回收方式,本发明利用喷磨颗粒高速冲击混凝土块颗粒,喷磨颗粒速度大,冲击力大,作用在非常小的接触区域上,因此产生非常大的瞬时冲击接触应力,喷磨颗粒嵌入并剥离粗骨料表面的沥青砂浆,实现粗骨料与沥青砂浆分离,沥青砂浆去除率高,再生骨料质量好。
2.破碎设备采用“石打石”的破碎原理,通过物料与物料碰撞使之破碎。这样在整个破碎过程中,由于物料之间相互自破,几乎不对机器产生磨损,从而避免了传统冲击式破碎机磨特别严重的缺陷。
3.喷磨材选用原料中筛出的5-8mm的细料,减少成本,且喷磨颗粒粒径小,不仅可以对骨料表面内凹且曲率大的位置的砂浆进行有效冲击,而且容易获得较大的速度,抛砂量大,既能有效对混凝土颗粒表面砂浆进行剥离破碎,又对骨料的破坏程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未经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