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246.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中通法 静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2)、立柱架(10)、空心钻杆(11)以及设置在所述钻杆端部的钻头(14),其特征在于:管桩(2)的内腔中设有内导管(3),该内导管与管桩(2)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3)的顶端焊接法兰盘(1),该法兰盘上开有螺纹孔(4)与管桩(2)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3)选用无缝钢管,其长度与管桩(2)的长度相等;内导管(3)的外径与管桩(2)内空腔直径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接头螺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与动力头(5)连接;空心钻杆(11)的下端设有钻头(1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内设有三根同心管,分别为高喷射管、大流量注水管和注气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钻头(14)的下端比管桩(2)的下端低45-55厘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接口包括高压喷射接口(6)、大流量注水接口(7)和注气管接口(8)。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接口与后台设备(13)连接。
10.一种预应力管桩内置钻引孔静压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从地面到砂层之间有较厚的粉质粘土层或粘土层时,第一节管桩(2)下沉时先在管桩(2)内壁空腔内设置内导管(3),内导管(3)的顶端焊接法兰盘(1)与管桩(2)顶端固有螺孔(4)用螺栓连接,当管桩(2)压入到砂层时,松开法兰盘(4)上的螺栓,用静压桩自带吊机吊出内导管(3)即可;
第二步:开启钻引孔动力装置,动力头(5)带动空心钻杆(11)插入管桩(2)的空腔内进行钻引孔;边钻引孔边压桩,保持第一节空心钻杆(11)的钻头(14)始终比管桩(2)底部低45-55厘米,钻引孔过程中持续进行高压喷射、大流量注水和注气工作;
第三步:当第一节管桩压至焊接位置,提升空心钻杆(11)至立柱架(10)的水平旋转装置(9)位置,动力头(5)及钻杆(11) 水平旋转90度;
第四步:用吊机吊入第二节管桩,将第二节管桩放下与第一节管桩对准后焊接固定,再将空心钻杆(11)下沉至管桩的空腔内并持续进行高压喷射、大流量注水和注气工作,边钻引孔边压桩;
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直至管桩达到设计桩长及标高,提出钻引孔钻杆,整根桩施工程序完成;若从地面到砂层之间没有较厚的粉质粘土层或粘土层时,施工从第二步开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未经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