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以及电源短路、拉弧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1866.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凯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H02H1/00;H02H5/00;H02M1/12;H02M1/42;H02M1/44;H02M3/00;H02M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1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油烟 净化 电源 以及 短路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以及电源短路、拉弧识别方法,其中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的输入端设置有电源滤波和保护电路,电源滤波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还连接有半桥驱动电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电压输出端上电压变化,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检测到的反馈电压来闭环调节系统电源电压的稳定输出,防止出现持续打火所引发火灾安全事故,并且降低打火拉弧噪音的分贝和频率,延长了电源负载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以及电源短路、拉弧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油烟净化原理:油烟净化器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气体电离后所产生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油烟粒子上,使油烟粒子获得电荷。电荷电极性不同的油烟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不同极性的电极板上运动,沉积在电极板上。在电晕区和靠近电晕区很近的一部分荷电油烟粒子与电晕极的极性相反,沉积在电晕极上。因电晕区的范围小,所沉积的油烟粒子也少。电晕区外的油烟粒子,绝大部分带有与电晕极极性相同的电荷,沉积在收尘极板上,从而达到油烟净化的目的。如图1所示,同时在高压产生器的浸染下,电场内空气产生臭氧,除去了油烟中大部分的气味。
静电除尘是利用高直流电压产生电晕放电,使空气电离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尘粒结合,经过带高压电场的离子箱时,可能会出现拉弧现象,拉弧现象是指当带电微粒进入高压电场并吸附到高压片的瞬间产生火花闪络和噼啪声的现象,如出现大颗粒或者离子箱变形,就会出现持续拉弧拉弧现象,由此缩短高压电源的寿命,同时影响静电除尘设备的性能,特别是大功率油烟净化设备,持续闪络放电现象会引发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功率油烟机净化电源持续闪络放电现象会引发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出现持续拉弧引发的火灾安全事故的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以及电源短路、拉弧识别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输入端设置有电源滤波和保护电路,电源滤波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还连接有半桥驱动电路,半桥驱动电路将控制电路的反馈信号反馈给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在上述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中,所述电源滤波和保护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上的高频干扰进行滤波,以保证油烟净化电源可靠运行。减少油烟净化电源内部对电网干扰,提高电源EMC和EMI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调整电流的波形,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电源系统的转换效率,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大功率油烟净化电源中,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具有控制输入端、电压输入端以及电压输出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由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转换为直流高压电压,并从所述电压输出端将所述直流高压电压输出,所述升压电路能提供至少两个级别的输出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压输出端上的电压变化,检测电路包括监测电路、多级基准电压电路、电压比较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监测电路,用于监测电压输出端的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反映压输出端的电压变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级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能够提供至少四个级别的基准电压,提供给电压比较电路作为基准比较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用于将监测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与所述多级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产生电压调整指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凯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凯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