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749.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河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44 | 分类号: | H10K50/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机 发光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可减少在边框区中钝化膜的剥离缺陷。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包括: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的阵列区;以及在所述阵列区的外部的边框区,其中在所述阵列区中,在基板上设置有包括栅极线、第一电极、钝化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在所述边框区中,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钝化膜叠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在所述边框区中,所述钝化膜接触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电极。由此可改善钝化膜的粘合力,从而可减少在边框区中钝化膜的剥离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荧光灯和白炽灯作为发光装置。但是,白炽灯具有非常低的能效。荧光灯具有较低的显色指数并且含有汞,会导致环境问题。
近来,提出了使用基于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的LED发光装置。但是,在LED发光装置中,由于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散热装置必须放置在发光装置的背面。
此外,可利用外延沉积工艺在诸如蓝宝石基板之类的刚性基板上生产发光二极管。因此,除非将各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在柔性基板上,否则LED发光装置不会具有柔性特性。
针对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LED)的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进行了大量研究,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能够克服基于氮化物半导体的LED发光装置的限制。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可实现大面积。此外,在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中,可在低成本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上形成基于有机的发光二极管。此外,由于可在塑料基板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所以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可容易实现柔性特性。
发明内容
在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中,位于发光区的外部的边框区具有栅极线、第一电极层和钝化膜的叠层。在这种连接结构下,钝化膜的剥离现象可能成为问题。当出现钝化膜的剥离现象时,湿气或空气渗透到位于钝化膜和下层的第一电极层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出现短路,或者有机发光层可劣化。钝化膜的剥离现象是由于在钝化膜与作为第一电极层材料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之间缺少粘合力。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其中可抑制边框区中钝化膜的剥离。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其中可改善边框区中钝化膜的粘合力。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上述未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从下文描述得到理解,并且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得到更清楚的理解。此外,将容易认识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征及其组合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包括阵列区和位于阵列区的外部的边框区。在边框区中,在基板上叠置有栅极线、第一电极和钝化膜。在这种连接结构下,在边框区中,钝化膜接触栅极线和第一电极。
根据本发明,在边框区中,钝化膜接触栅极线和第一电极这两者。已知的是,在钝化膜和金属之间的粘合力高于在钝化膜和透明导电氧化物之间的粘合力。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考虑到第一电极和栅极线都需要位于边框区中并且实现在钝化膜和金属之间的卓越粘合力,本发明人将发光装置构造为:在边框区中,钝化膜接触栅极线和第一电极这两者。这可以减少边框区中钝化膜的剥离缺陷。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基于有机的发光装置包括: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的阵列区;以及在所述阵列区的外部的边框区,其中在所述阵列区中,在基板上设置有包括栅极线、第一电极、钝化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在所述边框区中,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钝化膜叠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在所述边框区中,所述钝化膜接触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电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栅极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电极由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边框区中,在所述第一电极中限定有用于暴露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面的栅极线的多个孔,由此,所述钝化膜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多个孔接触所述栅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