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0933.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蒋振康;吕志;王登登;刘坤;陈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44812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振实超细四 氧化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向反应釜中加入底液,保持底液温度稳定并加入络合剂,再通过调节底液pH值,搅拌混合;2)保持搅拌速率不变,将钴盐溶液和碱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通过控制钴盐溶液和碱溶液的流量并保持pH值在10.5~11.5之间进行搅拌反应,获得钴盐沉淀物;3)对钴盐沉淀物依次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和焙烧,获得目标物。本发明通过采用分阶段且无氨环境下制备四氧化三钴的方法,使得整个制备过程对环境影响小、制备得到的四氧化三钴的粒径小,粒径分布一致性高,振实密度高,将其应用于3C电池的生产中时,能够延长电池的待机时间,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钴酸锂是生产3C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3C电池的比能量要求随之提升,我们需要3C电子产品拥有更长久的待机时间、更加卓越的安全性能;因此,制备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蓄电池是3C电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3C锂电池高容量化,有两个已取得行业公认的技术途径:一、采用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二、制备粒径宽分布的钴酸锂前驱体材料;高镍三元材料从“基因学”上说,其具备高容量的原始特性,但其安全性能有待完善,目前暂未在3C电子行业广泛应用;粒径宽分布的钴酸锂前驱体是“后天”通过设计与调整,达到高压实从而实现电池的高容量。
目前钴酸锂材料技术开发方向为大小颗粒独立研究及合理化搭配;现市场上中大颗粒四氧化三钴已较为成熟,而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2.0um)尚处于开发阶段,市场上该款产品未有产业化供货的企业。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是钴酸锂材料高容量化发展方向迫切需求的。
部分企业通过碳酸氢铵体系合成小颗粒碳酸钴,再通过高温煅烧成超细四氧化三钴,该技术的缺点:①超细四氧化三钴的振实密度偏低,小于1.8g/cm3;②碳酸氢铵体系,环境处理压力过大;
氢氧化钠体系连续法合成超细氧化钴,再通过高温煅烧成超细四氧化三钴,该技术的缺点:①超细氧化钴的粒径一致性差,无法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产品;②一次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③超细氧化钴的振实波动大;④生产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的合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获得的四氧化三钴粒径大、振实密度小导致用途不广泛以及制备得到的3C电池的待机时间短、安全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应准备期,具体方法如下:
向反应釜中加入70~100℃的纯水作为底液,保持底液温度稳定并加入络合剂,再通过氢氧化钠调节底液pH值至11.5~12.5,搅拌混合;
第二阶段:反应稳定期,具体方法如下:
保持第一阶段中的搅拌速率不变,将钴盐溶液和碱溶液同时加入含有所述底液的反应釜中,通过控制钴盐溶液和碱溶液的流量并在4~8h内保持pH值在10.5~11.5之间进行搅拌反应,获得钴盐沉淀物;
第三阶段:反应后处理期,具体方法如下:
对所述钴盐沉淀物依次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和焙烧,获得高振实超细四氧化三钴。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段中,所述络合剂为EDTA钠盐、碳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阶段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50~250r/min。
优选地,所述第二阶段中,所述钴盐溶液中钴离子的浓度为120~140g/L;所述碱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类左旋双环吗啉,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