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0719.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4;H01Q1/5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移相网络、第一匹配网络、第二移相网络、第二匹配网络、并联电纳网络和第一滤波网络,第一移相网络的第一端与第一天线电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匹配网络与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第二移相网络的第一端与第二天线电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匹配网络与第二馈电端口电连接;第一移相网络的第二端通过并联电纳网络与第二移相网络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滤波网络用于滤除第一频段范围的信号,第一频段范围至少包括第二天线的部分工作频段范围,且不包括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多频天线,进行频率重合频段的解耦,同时又大大减弱多其余频段的影响,保证其余频段的隔离和天线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作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的一项核心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天线而言,频段要求越来越宽,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在我们使用的终端中,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其物理尺寸是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有限的设计空间与更多的天线需求的矛盾。天线设计空间的减少意味着各天线间间距的减小,一般来说,天线间的隔离度就会下降,天线辐射性能受到影响。
在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解耦方法,其中一类比如寄生解耦结构,缺陷地结构,电磁带隙结构等等,这些方法通过设计某些特殊的电磁特性结构进行解耦,理论上可行,但在我们智能终端工程设计操作上限制性特别大,要么需要额外的很大的空间,要么严重影响到其他功能模块的设计,基本不可行。另一类偏向于电路的解耦方法,比如解耦匹配网络(Decoupling Matching Network,DMN),包含解耦网络和匹配网络两部分,具有窄带特性(一般也只考虑其窄带上的使用,对于多频带或宽带,其解决方案庞大无比),而手机天线为了节省空间一般设计成多频段,或开关切换覆盖多频段的天线,这种常规的DMN技术手段就不适用了。对于多频段的天线的解耦,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多频段的天线的解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移相网络、第一匹配网络、第二移相网络、第二匹配网络、并联电纳网络和第一滤波网络,其中,
所述第一移相网络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网络与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二移相网络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匹配网络与第二馈电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移相网络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并联电纳网络与所述第二移相网络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网络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电连接,用于滤除第一频段范围的信号,所述第一频段范围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天线的部分工作频段范围,且不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滤波网络与第一匹配网络连接,且第一滤波网络滤除的第一频段范围包括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不包含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这样第一滤波网络可以对第二天线的部分工作频段的信号滤波,对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的信号不滤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多频天线,进行频率重合频段的解耦,同时又大大减弱多其余频段的影响,保证其余频段的隔离和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传统双天线系统中第二天线工作在B3频段时双天线系统的S参数曲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