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9150.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兵;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同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4;F28F13/10;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杨明辉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换热器 | ||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板(1)和盖板(2);所述换热板(1)四角分别开设有热媒进口(11)、热媒出口(12)、冷媒进口(13)和冷媒出口(14);其中:热媒进口(11)与热媒出口(12)呈对角线布置,冷媒进口(13)和冷媒出口(14)呈对角线布置;所述换热板(1)正面均匀开设有一组热媒通道(15),热媒通道(15)两端通过水道与热媒进口(11)与热媒出口(12)连通;所述换热板(1)反面均匀开设有一组冷媒通道(16),冷媒通道(16)两端通过水道与冷媒进口(13)与冷媒出口(14)连通;所述热媒通道(15)与冷媒通道(16)交错布置且相互交叉,增大换热板(1)的热交换效率;所述热媒通道(15)顶部连通有排气阀(17);所述换热板(1)一侧设有盖板(2),盖板(2)四角与热媒进口(11)、热媒出口(12)、冷媒进口(13)和冷媒出口(14)对应位置设有水孔(21);与所述热媒进口(11)对应位置的水孔(21)中转动连接有三通阀(22),三通阀(22)上方连通有一号支管(23),三通阀(22)下方连通有二号支管(24),一号支管(23)与二号支管(24)连通,二号支管(24)与热媒进口(11)连通;所述一号支管(23)中部设有转动腔(25),转动腔(25)中转动连接有水轮(26),水轮(26)外周设有一组叶片(27);所述水轮(26)内开设有弧形的偏心孔(28);通过水轮(26)转动使得换热板(1)产生振动加快排气,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热媒经水孔(21)进入热媒进口(11)中,之后经热媒通道(15)将热量传递给换热板(1)后经热媒出口(12)流出,同时冷媒经冷媒进口(13)流入后,流经冷媒通道(16)时吸收热媒中的热量之后升温,然后经冷媒出口(14)流出后使用;通过热媒通道(15)与冷媒通道(16)交错布置且相互交叉,增大冷媒与热媒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热媒的利用效率;当换热板(1)中初始充入热媒时,热媒通道(15)中存留有大量气泡,此时通过转动三通阀(22),使得热媒经水孔(21)和三通阀(22)后流入一号支管(23),进而带动水轮(26)转动,由于水轮(26)中开设有偏心孔(28),使得水轮(26)在转动时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换热板(1)振动,从而加快热媒通道(15)中气体从排气阀(17)排出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管(23)靠近三通阀(22)的一侧设有弧形的导板(29),导板(29)用于汇聚一号支管(23)中的热媒,增加水轮(26)的转速,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26)与叶片(27)铰接,水轮(26)与叶片(27)的铰接处设有凹槽(3),通过叶片(27)转动后撞击凹槽(3),增加水轮(26)的振动幅度,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26)内圆周均布有一组滑孔(31),滑孔(31)中滑动连接有一号磁铁(32);所述转动腔(25)底部与滑孔(31)对应位置设有二号磁铁(33),二号磁铁(33)靠近一号磁铁(32)的一侧与一号磁铁(32)磁极相同;通过一号磁铁(32)撞击滑孔(31)底部,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孔(21)远离三通阀(22)的一侧连接有弹性的波纹管(34),波纹管(34)用于吸收换热板(1)的横向变形,增加换热板(1)的抗温度冲击性,减少泄漏,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34)远离水孔(21)的一端内部固连有一号管(35),一号管(35)外周套有二号管(36),二号管(36)与盖板(2)固连,二号管(36)与一号管(35)滑动连接,通过一号管(35)配合二号管(36),降低热媒经过波纹管(34)的阻力,增加换热板(1)的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同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同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1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