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7781.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李群;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3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重构高 抑制 双频 带阻滤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50Ω微带线、A类陷波单元和B类陷波单元,所述A类陷波单元和B类陷波单元与所述50Ω微带线电耦合连接,耦合间距为d1。通过50Ω微带线分布耦合多个陷波单元,结构紧凑,尺寸和通带插入损耗小。本发明的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的两个陷波带的频率和带宽可以单独调节,陷波带的抑制度高,调谐范围大。同时提供了一种连接通信系统干扰分析单元的智能抑制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波段带阻滤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以及基于所述滤波器的滤波器重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宽带与超宽带雷达和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对系统的性能通常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以使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了抑制干扰信号,需要在干扰信号的相应频率处引入陷波带。
此外,干扰信号的频率还存在固定不变和随时间变化等多种情况。因此,需要采用频率和带宽可重构的带阻滤波器。目前,现有的可重构带阻滤波器主要应用于抑制单个频段的干扰信号。现有的可重构双频段带阻滤波器存在尺寸和通带插入损耗较大。同时,陷波带存在抑制度低以及可调范围窄的问题。
根据“K.Lee,T.H.Lee,C.S.Ahn,Y.S.Kim,and J.Lee,Reconfigurable dual-stopband filters with reduced number of couplings between a transmission lineand resonators,IEEE Microw.Wireless Compon.Lett.,vol.25,no.2,pp.106-108,February 2015”提出的一种基于压电传动装置的可重构双频段带阻滤波器,采用了基片集成波导圆腔谐振器和多层印刷电路板结构。但是,多层结构增加了加工和装配的复杂度,不利于电路的集成和小型化。同时,陷波带的抑制度较低,频率调谐范围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通过陷波方式解决宽带、超宽带雷达及通信系统干扰信号的陷波器件存在固定不可调、和/或尺寸/插入损耗较大、和/或陷波带抑制度低、和/或可调范围窄、和/或加工装配复杂和/或电路集成及小型化难度大等。提出了一种涉及一种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以及基于所述滤波器的滤波器重构技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重构高抑制双频段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50Ω微带线、A类陷波单元和B类陷波单元,所述A类陷波单元和B类陷波单元与所述50Ω微带线电耦合连接,耦合间距为d1。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滤波器包括多个A类陷波单元;
所述A类陷波单元,自所述50Ω微带线的第一端部起,向第二端部方向均匀布置,并彼此相邻;
距离所述第二端部最近的A类陷波单元与所述B类陷波单元相邻。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滤波器包括多个B类陷波单元;
所述B类陷波单元,自所述50Ω微带线的第二端部起,向第一端部方向均匀布置,并彼此相邻;
距离所述第二端部最近的A类陷波单元与所述B类陷波单元相邻。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A类陷波单元包括第一陷波单元(1)、第二陷波单元(2)、第三陷波单元(3)、第四陷波单元(4)、第五陷波单元(5)和第六陷波单元(6)共计6个陷波单元;
和/或,所述B类陷波单元包括第七陷波单元(7)、第八陷波单元(8)、第九陷波单元(9)、第十陷波单元(10)、第十一陷波单元(11)和第十二陷波单元(12)共计12个陷波单元。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A类陷波单元包括A类耦合微带线段、变容二极管、电阻和接地微带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