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7542.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桂荣 |
主分类号: | B31F7/00 | 分类号: | B3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杯 纸片 新型 排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每一个筒纸片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均呈“S”形结构,且每一个筒纸片的端头结构均呈闪电形状结构,相邻筒纸片连接排版步骤包括:将纸片直接冲裁为非对称的扇形结构;上下相邻的筒纸片“S”形结构顺次相接;左右相邻的筒纸片闪电形状结构顺次相接,本发明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采用非对称扇形纸片结构,如图1所示,与对称扇形筒纸片相比,避免了纸片间隙的产生,降低了边角料的产生,采用连续式闪电端头结构,如图2所示,与传统非对称扇形筒纸片相比,上、下相邻的筒纸片之间均没有任何间隙,且左右相邻筒纸片之间边料更加细化,碎状边料更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版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属于纸碗纸杯加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纸碗纸杯制作工序包括原纸淋膜、分切、样稿排版、印刷、膜切、消毒、成型、消毒装箱和入库等步骤,最重要的是对纸张的形状处理,需要根据印刷板面对接方式来定。
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0810233502.3)公开了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排版方法,每一个筒纸片的上边界线由两条不同半径R1、R2的圆弧线和一条直线S顺延连接构成,下边界线由三条不同半径R1、R2和R3的圆弧线顺延连接构成;将左右相邻的每两个筒纸片相对倒置并排相接,左筒纸片的上边界线与相邻右筒纸片的下边界线顺延连续相接,且该左筒纸片的下边界线与该右筒纸片的上边界线顺延连续相接;将上下相邻的筒纸片顺次相接。每上下相邻的两个筒纸片之间没有边角料产生,杜绝了纸张浪费,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经济损失。
虽然公开号为CN200810233502.3的专利文件解决了月牙形间隙的问题,上、下相邻的筒纸片之间没有任何间隙,但左右相邻的筒纸片之间的边料浪费问题并未改进,仍然会造成纸张资源较大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每一个筒纸片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均呈“S”形结构,且每一个筒纸片的端头结构均呈闪电形状结构,相邻筒纸片连接排版步骤包括:
(1)将纸片直接冲裁为非对称的扇形结构。
(2)上下相邻的筒纸片“S”形结构顺次相接。
(3)左右相邻的筒纸片闪电形状结构顺次相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筒纸片上边界和下边界的“S”形结构相互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筒纸片两端的闪电形结构相互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筒纸片的闪电形端头可扩展为连续式闪电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纸碗或纸杯的筒纸片新型排版方法,采用非对称扇形纸片结构,如图1所示,与对称扇形筒纸片相比,避免了纸片间隙的产生,降低了边角料的产生,采用连续式闪电端头结构,如图2所示,与传统非对称扇形筒纸片相比,上、下相邻的筒纸片之间均没有任何间隙,且左右相邻筒纸片之间边料更加细化,碎状边料更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行的纸碗或纸杯上采用的对称扇形筒纸片形状示意图;
图2为现行的纸碗或纸杯上采用的非对称扇形筒纸片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非对称筒纸片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非对称筒纸片的排版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桂荣,未经何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