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场自动全景侦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4622.3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28;A62C27/00;A62C3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40004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场 自动 全景 侦测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场自动全景侦测机器人,包括机身,机身上设有风炮和水雾喷头,风炮设置在税务喷头的侧部,风炮上设有风炮伸缩机构,风炮伸缩机构用于驱动风炮转动,当风炮伸缩机构工作时,风炮相对机身进行点头运动,水雾喷头上设有喷头旋转机构和喷头角度调节机构,喷头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水雾喷头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喷头角度调节机构用于驱动喷头在垂直面上进行转动,当喷头旋转机构和喷头角度调节机构工作时,水雾喷头进行喷射位置的调节,本发明可以根据火源的位置,调整水雾喷头和风炮的相应位置,以达到最好的喷射效果,快速有效地扑灭火源,防止火势加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火场自动全景侦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地区大量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型石化企业不断涌现,由于这些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员面对的不只是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还有在没有任何相对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会徒增人员伤亡,消防侦察机器人可以替代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的灾害现场,进行现场侦察,并进行图像、数据等信息采集,有效地帮助消防人员进行抢险救灾。近年来,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代消防机器人。机器人本体由行走部分、遥控消防炮、防爆系统、图像传输系统、探测系统和冷却自卫系统等构成,其探测系统根据消防机器人正压防爆控制、安全自卫、化学检验、火情侦察的要求,共设计使用了13路外部和3路内部传感器,分别用于探测火灾现场的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及浓度、机器人前后及侧向辐射热、机器人内外部的温度等参数,其信号传输是通过电缆的方式进行。
除了消防侦察机器人的相关产品和科研成果,国内外研究人员还申请了多种消防机器人的专利,如美国专利“Mobile detection system”(专利号:US5446445,公开日:1995.08.29)涉及一种用来探测在房屋内或办公室内火灾,气体泄漏和非法侵入者的异常状况并把上述异常状况警告消防站,警察局或远离该房屋或办公室的居住者的可移动监视设备。它包括一个自推进的可移动的机器人,机器人带有传感器,监视器,通信控制单元。当机器人用其传感器探测异常状况时可在房屋内或办公室内导航。当探测到异常状况时,它与监视装置和通信控制单元开始通信。其传感设备包括了摄像机、超声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声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离传感器以及一个第二微计算机。
国内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是消防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之一,申请了多项消防机器人专利技术,包括发明专利“具有防爆特征的消防侦察机器人”(申请号:200610107958.6,申请日:2006.07.26),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爆特征的消防侦察机器人,机器人由移动载体、外壳、传感器装置、正压防爆设备、防爆部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组成,无线数据传输装置由车载装置和后方指挥装置组成。传感器装置位于由移动载体和外壳组成的机器人本体中,结合正压防爆设备使得机器人本体具备正压防爆功能,加上本身所配备的防爆部件,实现消防侦察机器人整体防爆,以替代消防救援人员遥控进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室内外危险灾害现场,进行现场探测、侦察,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装置进行采集信息的即时处理和实时传输,为后方消防指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并且有效地解决了消防侦察人员在上述场所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持续侦察时间短、数据采集量不足及信息无法实时反馈等问题。
随着国内外各种消防侦察机器人产品和专利的研发,越来越多功能完善的机器人将应用到火灾消防救援领域中,机器人参与灭火与救援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困难,同时减少了相关人员可能会遭受的各种风险,是未来消防救援技术的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景预测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 下一篇:液晶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