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音消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2344.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铭;张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音 消除 电路 | ||
一种回音消除电路,耦接于电子装置的传送电路及接收电路,传送电路包含一输出电晶体。回音消除电路包含第一电晶体、第二电晶体、第一电阻电容网路、第二电阻电容网路、第一电阻器以及第二电阻器。第一电晶体具有第一闸极、第一汲极及第一源极,其中第一汲极耦接接收电路。第二电晶体具有第二闸极、第二汲极及第二源极,其中第二汲极耦接接收电路。第一电阻电容网路耦接于输出电晶体的闸极及第一闸极之间。第二电阻电容网路耦接于第一闸极及第二闸极之间。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耦接第一源极,另一端耦接参考电压。第二电阻器的一端耦接第二源极,另一端耦接参考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子装置,尤其是关于电子装置的回音消除电路。
背景技术
回音消除(echo cancellation)常用于电子电路中,用来消除从电路的传送端反射至该电路的接收端的讯号,以避免接收端受到干扰。图1为包含回音消除电路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电子装置100包含传送电路110、接收电路120(包含120-p及120-n)、耦合电路130以及回音消除电路140(包含140-p及140-n)。传送电路110所产生的输出讯号Io(包含差动输出讯号Io-p及Io-n)透过耦合电路130输出至其他电子装置或电路(图未示),而接收电路120透过耦合电路130接收输入讯号Iin(包含差动输入讯号Iin-p及Iin-n)。然而,除了输入讯号Iin之外,接收电路120还可能接收到输出讯号Io所引起的回音Ioe(包含回音Ioe-p及Ioe-n)(如图1所示,通过输入电阻RI1的讯号包含输入讯号Iin-n及回音Ioe-n,以及通过输入电阻RI2的讯号包含输入讯号Iin-p及回音Ioe-p)。
常见的回音消除方法是在电路中制造出回音消除讯号,以在接收端消除回音(echo)。当回音消除电路140所制造出的回音消除讯号Iec(包含Iec-p及Iec-n)与回音Ioe愈接近,则回音消除的效果愈好,接收电路120将接收到更少的回音。更多关于回音消除的讨论请参考:Ramin Farjad,Friedel Gerfers,Michael Brown,Ahmad R.Tavakoli,DavidNguyen,Hossein Sedarat,Ramin Shirani,Hiok-Tiaq Ng,“A 48-Port FCC-Compliant10GBASE-T Transmitter with Mixed-Mode Adaptive Echo Canceller,”IEEE Journalof Solid-State Circuits,2012。
然而,因为电路在不同的应用中有不同的负载及操作频率,而回音Ioe又与负载及操作频率息息相关,所以若回音消除电路140无法根据各种应用调整回音消除讯号Iec,则回音消除的效果将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电路的表现。
发明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distributed)的回音消除电路,以更有弹性地针对不同的应用消除回音。
本发明揭露一种回音消除电路,耦接于一电子装置的一传送电路及一接收电路,该传送电路包含一输出电晶体。回音消除电路包含一第一电晶体、一第二电晶体、一第一电阻电容网路、一第二电阻电容网路、一第一电阻器以及一第二电阻器。第一电晶体具有一第一闸极、一第一汲极及一第一源极,其中该第一汲极耦接该接收电路。第二电晶体具有一第二闸极、一第二汲极及一第二源极,其中该第二汲极耦接该接收电路。第一电阻电容网路耦接于该输出电晶体的一闸极及该第一闸极之间。第二电阻电容网路耦接于该第一闸极及该第二闸极之间。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该第一源极,另一端耦接参考电压。第二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该第二源极,另一端耦接参考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2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