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音乐内容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2324.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郭虹;徐律涛;张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16 | 分类号: | G06F21/16;G06F21/60;G06F16/182;G06F16/61;H04L2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曹兆霞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音乐 内容 版权 保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基于区块链的音乐内容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包括:将用户的音频文件添加水印后和音频信息一起保存到分布式存储系统,形成版权保护事件声明,同时保存包含存储地址的保存信息;将所述版权保护事件声明公布到区块链网络,并保存包含公布地址的公布信息。在区块链技术上,增加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并利用数字音频水印技术,能够提供一个高吞吐、稳定和环保的版权文件保护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存储难、取证难的问题,降低了维权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音乐内容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内容已然成为新时代下的主要信息传播载体,全民创作与分享逐渐成为新趋势,在这其中以新兴平台抖音和快手作为主要例子。自从乔布斯时代下的iTunes开始,数字音乐已经完全重塑了人们享受方式,同时由于现当下短视频、AR/VR等新媒体媒介日益成熟,数字音频内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活当中。但是对于数字音频内容的版权保护机制还未十分成熟,这意味着大量原创性内容将面临着非法的截获、复制、篡改、盗版,严重损害了原创音乐人权益,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浇灭了其创作动力和热情。所以数字音频版权保护也俨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构建去中心化的版权保护系统、金融系统。同时区块链的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大大降低了现实经济、社会活动的信任成本与会计成本。
近年来,欧美等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所开发的版权运营项目如火如荼,一些初创公司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营数字作品,达到版权保护和便利交易的目的,并且在资本市场广受关注和青睐,例如位于美国公司Binded、欧洲的Ascribe、Tcosto等。而且在2019年3月28日的中国版权服务年会DCI体系论坛上,版权中心联合国内多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和核心机构发布了DCI标准联盟链体系。这意味着在中国,DCI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后,DCI标准联盟链将连结版权产业链各环节,各参与方互信、共赢,让版权价值在全网充分流动。
随着5G技术成熟、多媒体数据的爆发的新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的一般文件系统俨然成为了提供全球性,低延迟,去中心化的主流网络选择之一。而IPFS作为一个新的对等、版本控制、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它综合了之前的想法,包括DHTs、BitTorrent、Git和SFS。IPFS的贡献正在简化、发展和连接经过验证的技术,并成为一个单一的凝聚的系统,比各个部分的总和更加强大。IPFS提供了一个用于创建和部署应用的新平台,一个分发版本化大数据的新系统。IPFS甚至可以改进网络本身。
目前,针对上述技术应用场景,已提出一些音乐内容版权保护方法。现有方案的种类及不足之处如下:
(1)传统的政府登记版权,从申请提交到获得证书往往长达20个工作日,费用至少500元/每件,需要一个政府机构(各级版权局)来受理并登记版权,而版权登记机构更多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所以当出现版权纠纷时,版权登记的证书能够提供的法律支撑力度有限。传统权威机构的版权登记,这种方式的缺点有:需要准备的材料多,过程比较长,费用较高,出现版权纠纷后的法律支撑力不够理想。
(2)在现有的一些基于传统的文件系统的区块链的版权保护,目前在将数字作品版权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中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OP_RETURN或CoinSpark制作加密ID,保存到区块链中;二是用定制的分布式账本将作品的数据直接绑定到每笔交易中。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比特币协议当中每笔交易最大数据容量是40字节,这样也导致了随着内容存储递增,容易造成区块链的堵塞,处理效率低下,并且会导致“区块链膨胀”。第二个方法的缺陷在于其安全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2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磨装置及打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切削模具便于调节的夹具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