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1753.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扬热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0 | 分类号: | B01D53/10 |
代理公司: | 湖州长兴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废物 焚烧 烟气 中二噁英 脱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气管、扰流管及出气转子,所述壳体四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壳体壁的活性炭进料孔,所述活性炭进料孔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螺旋导向槽,所述壳体的一端中心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底部沿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出气孔;所述进气管套设连接于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管沿气流流动方向上设置有进气支管;所述扰流管的一端套设连接于所述进气支管的尾端,所述扰流管的另一端套设连接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转子为罩形设置,所述出气转子活动罩设于所述进气孔上。通过利用螺旋导向槽,使进入壳体的活性炭形成涡旋流,与通过通孔流入的烟气对冲撞击,充分混合,进气支管将壳体底部的活性炭带离壳体,使活性炭二次利用,解决了二噁英脱除装置结构复杂、脱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高温热解化处理为主,垃圾热解化是指垃圾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燃烧,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大分子发生断裂,产生小分子气体、焦油和残渣的过程。垃圾热处理技术在减容、减量、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型垃圾焚烧技术,近年来收到了国家的重视,将是今后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
垃圾热解焚烧期间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随风飞扬,致使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指数超标,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强致癌物质二噁英,这是目前制约热解焚烧处理技术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二噁英脱除装置主要为湿法脱硫装置,普遍具有结构复杂、脱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装置,其通过利用螺旋导向槽,使进入壳体的活性炭形成涡旋流,与通过通孔流入的烟气对冲撞击,充分混合,进气支管将落入壳体底部的活性炭一同带离壳体,并使活性炭二次利用,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活性炭吸附充分利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二噁英脱除装置结构复杂、脱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气管、扰流管及出气转子,所述壳体四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壳体壁的活性炭进料孔,所述活性炭进料孔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螺旋导向槽,所述壳体的一端中心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底部沿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出气孔;所述进气管套设连接于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管沿气流流动方向上设置有进气支管;所述扰流管的一端套设连接于所述进气支管的尾端,所述扰流管的另一端套设连接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转子为罩形设置,所述出气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出气转子活动罩设于所述进气孔上,所述出气转子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出气转子的转动方向螺旋偏心设置,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活性炭进料孔的螺旋方向设置相同,且所述若干通气孔的出口端回转平面与所述若干活性炭进料孔的出口端回转平面在同一圆周上。
作为改进,活性炭进料孔的切线方向与气流流通方向设置为钝角。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出气孔设置为接槽形。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尾端设置有挡板。
作为改进,所述挡板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配合的弧形凹槽。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支管与所述进气管的尾端夹角设置为锐角。
作为改进,所述扰流管的内腔设置为喇叭形。
作为改进,所述扰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
作为改进,所述出气转子与所述壳体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通孔的切线方向与气流流通方向设置为锐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扬热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扬热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1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