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OI设备和无线覆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0533.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银锴;周敏;王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52 | 分类号: | H04B1/52;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玲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i 设备 无线 覆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POI设备和无线覆盖系统,POI设备包括载波接口单元、第一合路器、第二合路器、第一同相电缆、第二同相电缆、相位电桥和天馈接口单元。载波接口单元中对应同一目标信源的目标端口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同相电缆与第二同相电缆相同。第一合路器与第二合路器为具有相同目标信号通路的合路器。第一合路器和第二合路器的目标信号通路相应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载波接口单元的各目标端口。第一合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一同相电缆连接相位电桥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二合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二同相电缆连接相位电桥的第二输入端口。相位电桥的输出端连接天馈接口单元。扩容增速的实现不再需要增加天馈的数量,节约天面资源,大大降低了扩容增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OI设备和无线覆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发展到了5G时代,通信用户逐年增加、通信内容多样化,对通信速率与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速率与增加容量,通信制式(2G、4G到5G)逐年迭代,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的应用是关键的扩容增速手段,类似的还有Massive 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MIMO技术通过天线的增加(也即增加天馈来扩容增速)实现扩容增速,例如BTS(Base 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收发信站点)与普通的POI(即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平台)设备配合使用,扩容增速传统方式是增加天馈的数量,而POI设备受自身结构的限制,难以单独实现扩容增速。然而,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扩容增速方式中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扩容增速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大幅降低扩容增速成本的POI设备,以及一种无线覆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I设备,包括载波接口单元、第一合路器、第二合路器、第一同相电缆、第二同相电缆、相位电桥和天馈接口单元;载波接口单元中对应同一目标信源的目标端口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同相电缆与第二同相电缆相同,第一合路器与第二合路器为具有相同目标信号通路的合路器;
第一合路器和第二合路器的目标信号通路相应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载波接口单元的各目标端口,第一合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一同相电缆连接相位电桥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二合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二同相电缆连接相位电桥的第二输入端口;
相位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天馈接口单元的下行端口,相位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天馈接口单元的上行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波接口单元用于接入的目标信源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合路器的目标信号通路相应的输入端口连接载波接口单元的一个目标端口,第二合路器的目标信号通路相应的输入端口连接载波接口单元的另一个目标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信源为4G系统或5G系统。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无线覆盖系统,包括BTS信源、至少一个天馈和至少一个上述的POI设备;
BTS信源的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POI设备中载波接口单元的各载波端口,且BTS信源的目标信源对应的输出端口与载波接口单元的各目标端口对应连接,POI设备的天馈接口单元连接天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馈包括两个,POI设备包括两个,各POI设备的天馈接口单元分别与各天馈一一对应连接,各POI设备中载波接口单元的各载波端口分别连接BTS信源的各输出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馈为漏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TS信源包括电信CDMA800系统、联通GSM900系统、电信LTE1800系统、移动5G系统、电信5G系统和联通5G系统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