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电杆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8800.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刚;宋卓彦;王鹏;巩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济南经纬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广超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建设 用电 矫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电杆矫正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杆四周且相互垂直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顶升装置、设置在电杆上的夹紧装置,基座上设有第一铰接头,基座安装在地面上,夹紧装置包括两组弧形的抱箍,两组抱箍通过紧固件连接;抱箍内部设有楔块,楔块的外表面与抱箍接触,楔块的内表面与电杆接触;抱箍一侧设有若干第三铰接头;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油缸座与第一铰接头活动连接,顶升油缸一端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与第三铰接头活动连接。本发明在抱箍内部设置了楔块,楔块的外表面与抱箍接触,楔块的内表面与电杆接触,大大增加了电杆与抱箍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杆扶正施工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电杆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安装的电线杆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电线杆倾斜问题。电线杆倾斜是造成电网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以往电线杆扶正完全靠人力。目前扶正水泥电杆的办法有人工正杆法、吊车顶杆法、液压正杆法;在人工正杆法中,存在施工人员多(4-5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需高处作业、必须停电等不足;在吊车顶杆法中,存在动用大型吊车机械费用高、吊车正杆力度过大易损坏电杆、受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影响大、必须停电等不足;在液压正杆法中,存在液压正杆器重搬运困难、扶杆力度不好掌握易损坏电杆、价格贵、液压缸漏油故障率高等不足;
传统的电线杆校正方法主要有:(1)先在杆梢固定拉绳,再用人力直接牵引拉绳来扶正电线杆;(2)靠人力直接用推杆去推正电线杆。以上两种方法费时费力、安全性低,而且需要停电施工,影响电力输送,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经过检索,申请号为20162005585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杆矫正支架,包括两块对称设置在电杆两侧的底板,两块底板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两块底板之间形成用于穿过电杆的通孔,所述电杆外壁上连接有用于夹紧电杆的两块抱箍片,两块抱箍片通过第二紧固件锁紧,每块底板上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铰接座通过斜拉件与铰接座同侧的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斜拉件包括螺套及分别螺接在螺套两端的两根丝杆;由于两块抱箍片与电杆夹紧,且每个抱箍片通过斜拉件与其中一个底板连接,两块底板又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通过转动电杆的两侧的螺套来控制斜拉件的长度,能够实现对电杆的校正。
然而,电杆一般都有一定的锥度,其锥度(直径与高度之比)通常为1:75,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抱箍与电杆锁紧时,仅在抱箍的下端与电杆接触,扶正过程中抱箍易滑动,从而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电杆矫正装置,在抱箍内部设置了楔块,楔块的外表面与抱箍接触,楔块的内表面与电杆接触,大大增加了电杆与抱箍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杆扶正施工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电杆矫正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杆四周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顶升装置、设置在电杆上的夹紧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基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组弧形的抱箍,两组抱箍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为了便于抱箍的快速拆装,所述紧固螺母为蝶形螺母;所述抱箍内部设有楔块,所述楔块的外表面与抱箍接触,楔块的内表面与电杆接触,大大增加了电杆与抱箍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杆扶正施工的安全;所述抱箍一侧设有若干第三铰接头;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油缸座与第一铰接头活动连接,所述顶升油缸一端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第三铰接头活动连接;利用顶升油缸对偏斜的电杆进行扶正,其余的顶升装置对电杆起扶持作用,避免了电杆扶正过程中再次向其他方向偏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济南经纬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济南经纬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行缓存器
- 下一篇:一种冶钢港渠排污口底泥原位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