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优化的抗污染聚酰胺复合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015.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燕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7/00;B01D69/12;B01D71/02;B01D71/34;B01D71/42;B01D71/56;B01D7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优化 污染 聚酰胺 复合 | ||
1.一种结构优化的抗污染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复合膜按顺序依次包括多孔支撑层、聚酰胺分离层和聚酰胺功能层,所述聚酰胺功能层包含二氧化钛颗粒且具有比聚酰胺分离层更疏松的孔结构,所述的聚酰胺功能层是通过水相单体Ⅱ和包含钛酸四丁酯的有机相单体Ⅱ接触以同时发生界面聚合过程和钛酸四丁酯水解过程而获得,所述接触过程是在40~60℃恒温温度下静置10~20s完成;所述的聚酰胺分离层是水相单体Ⅰ和有机相单体Ⅰ界面聚合而成且水相单体Ⅰ和有机相单体Ⅰ界面聚合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述的水相单体Ⅰ为间苯二胺,有机相单体Ⅰ为均苯三甲酰氯、均苯四甲酰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水相单体Ⅱ为哌嗪或乙二胺中一种或多种,有机相单体Ⅱ为间苯二甲酰氯和均苯三甲酰氯的混合液;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将1~5wt%的水相单体Ⅰ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水相单体Ⅰ溶液,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8~10;将1~3wt%的有机相单体Ⅰ与有机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有机相单体Ⅰ溶液;
将备用的多孔支撑膜放入水相单体Ⅰ溶液中浸泡30~120秒,取出后用橡胶辊滚压,去除多余的溶液;待溶液干后,与有机相单体Ⅰ溶液接触30~120秒形成聚酰胺分离层,并置于烘箱中40~60℃下干燥;
将0.5~1wt%的水相单体Ⅱ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水相单体Ⅱ溶液,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8~10;将0.5~1wt%的有机相单体Ⅱ、0.05~0.5wt%的钛酸四丁酯与有机溶剂混合并在搅拌均匀后获得有机相单体Ⅱ溶液;
将制备的膜放入水相单体Ⅱ溶液中浸泡30~120秒,取出后用橡胶辊滚压,去除多余的溶液;待溶液干后,将有机相单体Ⅱ溶液倒在膜表面界面聚合反应10~20s后脱除膜表面和孔内多余溶剂后形成复合膜;该步骤中所述界面聚合反应是在40~60℃烘箱内静置10~20s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膜在经过两次聚合后在5~10℃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支撑层为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和聚丙烯腈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除多余溶剂是将膜置于5~10℃低温真空烘箱中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燕,未经徐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行器的可调风扇外壳
- 下一篇:评估模拟的车辆功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