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100.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1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费穷;龚俊强;李建华;全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1/00;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胡犇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倍率 镜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有第一镜片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镜片组,具有负光焦度;孔径光阑;第三镜片组,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镜片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镜片组,具有正光焦度,其中,从第一镜片组到第五镜片组均由球面镜片组成,所述的第二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均为活动设置,从而通过两者沿着光轴移动来实现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第五镜片组为活动设置从而通过第五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以校正变倍过程和物距变化带来的虚焦。本发明克服了全球面镜片存在清晰度低和变形等问题导致镜头的成像质素难以保证,镜头性能较难达到4M级别标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
【背景技术】
球面镜片的镜片表面呈球面的弧度,当不同波长的光线以平行光轴入射后镜片上不同的位置时,会形成像差的问题,影响影像的质素,进而出现清晰度下降和变形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通过增加用于矫正的镜片,但这样会进一步削弱成像的质素,也会增加镜头的体积和重量。于是,现在市面上的高倍率镜头,为了达到较高清晰度,通常需要使用非球面镜片来提升性能,同时节省空间而缩减镜头体积,但是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检测较为复杂,在生产制造中由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此企业对量产数量不大、良率要求较高的镜头产品,往往采用全球面镜片作为光学镜头元件,然而由于全球面镜片存在清晰度低和变形等问题,使得镜头的成像质素难以保证,导致镜头性能较难达到4M级别标准。
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在保持现有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具备前10倍红外共焦,具有低成本、高倍率、快速对焦等特点,并且在整个焦距段有着良好的性能,能够对应4M级影像摄影的固体摄像元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镜片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镜片组G2,具有负光焦度;孔径光阑S;第三镜片组G3,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镜片组G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镜片组G5,具有正光焦度;其中,从第一镜片组G1到第五镜片组G5均由球面镜片组成,所述的第二镜片组G2和第四镜片组G4均为活动设置,从而通过两者沿着光轴移动来实现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第五镜片组G5为活动设置从而通过第五镜片组G5 沿着光轴移动以校正变倍过程和物距变化带来的虚焦。
如上所述的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镜片组 G1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镜片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镜片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镜片5,其中所述的第一镜片1与第二镜片2组合成胶合镜片,所述的第四镜片4与第五镜片5组合成胶合镜片。
如上所述的全球面高倍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镜片组 G2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镜片6、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镜片7、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镜片8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镜片9,所述第七镜片7和第八镜片8组合成胶合镜片,所述第三镜片组G3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镜片1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镜片1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镜片1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镜片1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镜片14,所述的第十一镜片 11与第十二镜片12组合成胶合镜片,所述的第四镜片组G4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五镜片15、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六镜片16、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七镜片17、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八镜片 18,所述的第十七镜片17与第十八镜片18组合成胶合镜片,满足条件式:Nd6>1.85;Nd9>1.85;Nd15>1.85;Nd16>1.85;Nd12-Nd13 <0.3;其中,Nd6、Nd9、Nd12、Nd13、Nd15、Nd16分别为第六镜片 6、第九镜片9、第十二镜片12、第十三镜片13、第十五镜片15和第十六镜片16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