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牵引系统用混合多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3875.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同;徐帅;孙振耀;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H02M7/48;H02M1/32;H02P27/00;H02P6/04;H02P5/74;H02P25/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牵引 系统 混合 电平 逆变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混合多电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相桥臂及给单相桥臂提供直流电压的直流输入电路;每个单相桥臂包括级联的高压低频单元和低压高频单元,所述高压低频单元包括串联耦合的两电平上桥臂和两电平下桥臂;两电平上桥臂和两电平下桥臂中的功率开关运行于基频模式;
所述低压高频单元包括依次级联而成的中间连接单元和至少一个T型三电平单元,每个低压高频单元的最后一个T型三电平单元与一个独立的输出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单元与两电平上桥臂和两电平下桥臂的中点级联;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和T型三电平单元的功率开关运行于高频开关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电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侧输入电路包括串联耦合的电解电容Cd1和电解电容Cd2,所述电解电容Cd1的正极性端与正母线端相连,电解电容Cd1的负极性端与电解电容Cd2的正极性端相连,电解电容Cd1的负极性端与负母线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电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两电平上桥臂、两电平下桥臂分别包括串联耦合的功率开关管T1、T1'及串联耦合的功率开关管T2、T2';功率开关管T1的集电极与正母线端P耦合;功率开关管T1的发射极与功率开关管T1'的集电极耦合;
功率开关管T1'的发射极和功率开关管T2的集电极均耦合至直流母线中点O,功率开关管T2的发射极与功率开关管T2'的集电极相连,功率开关管T2'的发射极连接至负母线端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多电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包括功率开关管T3、T3';所述T型三电平单元包括四个功率开关管Tn1、Tn1'、Tn2'、Tn2及两个串联耦合的电解电容Cfn1、Cfn2,n为T型三电平单元的总个数;电解电容Cfn1、Cfn2构成飞跨电容;
功率开关管T3的漏极耦合至两电平上桥臂的中点M,功率开关管T3的源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11的正极性端P1,功率开关管T3'的源极连接至两电平下桥臂的中点F,功率开关管T3'的漏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12的负极性端N1;
功率开关管Tn1的漏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n1的正极性端Pn,功率开关管Tn2'的源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n2的负极性端Nn,Tn2的源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n1、Cfn2的中点On,Tn2的漏极与Tn1'的源极相连;
Tn1的源极与Tn2'的漏极相连并连接至输出端;Tn1'的漏极连接至输出端;
当n≥2时,T(n-1)1的源极与连接至电解电容Cfn1的正极性端Pn,T(n-1)1'的漏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n1、Cfn2的中点On,T(n-1)2'的漏极连接至电解电容Cfn2的负极性端Nn;
功率开关管T1和T1',功率开关管T2和T2'均互补开通和关断;功率开关管T3和T3',功率开关管Tn1和Tn1',功率开关管Tn2和Tn2'均互补开通和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