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度闭环调节的方向盘加热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3685.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斌;徐伯卓;张远帆;谢杨彪;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6 | 分类号: | B62D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温度 闭环 调节 方向盘 加热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温度闭环调节的方向盘加热控制方法,包含加热目标温度,实时温度,加热目标温度和实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依据温度差值的PID调节算法,得出的相应PWM占空比增量,以及实际控制输出的PWM波占空比,控制加热元件输出的电压占空比,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输出这几个关键控制因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基于实时温度和加热目标温度的差值PID调节算法,自动调节方向盘加热执行元件的输出功率,达到方向盘温度的准确控制,同时采用加热元件驱动模块直接驱动加热元件的功率输出,省去了继电器的带来的触点寿命短且可维护性差的劣势,降低了方向盘加热系统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度闭环调节的方向盘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领域中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汽车电子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工业快速的超自动化、智能化,舒适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车型为了追求更舒适更方便的功能体验,都配备了方向盘加热控制器,在冷的季节加热方向盘,让驾驶者握方向盘时不再觉得寒冷不适,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驾驶者认可。
通常的方向盘加热控制器从方向盘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数值,然后根据温度数值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来实现把方向盘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参见图1。图中给出了通常方向盘加热系统的控制连接框图,其包含方向盘加热控制器10、命令发送指令装置20、温度测量元件30、加热执行元件40以及继电器50。方向盘加热控制器10由通讯模块11、温度信号处理电路12、继电器驱动模块13和中央控制算法单元14组成。
其中中央控制运算单元14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14a与通讯模块11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11a相连接,中央控制运算单元14的信号输入端14b与温度信号处理电路模块12的输出端12a相连接,中央控制运算单元14的第三信号输出端14c与继电器驱动模块13的输入端13a相连接。命令发送指令装置20的信号输入输出端20a和通讯模块11的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11b相连接,温度测量元件30的输出端30a和温度信号处理电路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12b相连接,加热执行元件40的输出端40a和继电器50的第一输出端50b相连接,继电器50的输入端50a和继电器驱动模块13的输出端13b相连接。
当命令发送指令装置20发出的方向盘加热请求指令的时候,通讯模块11把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运算单元14,中央控制运算单元14获取温度信号处理电路模块12得到的实时温度信号,然后和预设的温度加热下限值进行比较。若得到实时温度的低于预设的温度加热下限值,则驱动继电器驱动模块13,吸合继电器50,从而控制加热执行元件40进行满功率加热。若得到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加热下限值,则不驱动继电器驱动模块13,继电器维持断开状态,加热执行元件40不加热。加热过程中,若得到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加热上限值,则断开继电器50,停止加热执行元件40加热,如此循环控制方向盘温度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
然而,通过预设温度上下限值来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以及断开,来驱动方向盘加热执行元件,实现方向盘加热控制的方法中,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以及断开,只具有满功率输出或零功率输出两种状态,从而功率输出单一的缺点;通过预设温度上下限阈值控制加热和不加热,具有温度控制精度差的不足;继电器具有触点寿命短且可维护性差,价格成本较高等的缺点。
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发现了一种基于温度闭环调节的方向盘加热控制方法的方案,有效的解决了上叙不足,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度闭环调节的方向盘加热控制方法,用温度作为闭环,调节方向盘相关联的加热执行元件的输出功率,来实现方向盘温度的准确控制,并消除继电器控制输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