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人防摔服及防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2275.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迎;丁烈云;骆汉宾;杜明溪;杨松傲;梅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18 | 分类号: | A41D1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人防摔服及防摔方法。所述老人防摔服包括:外衣、单片机、姿态传感器、控制装置、气瓶和气囊;单片机、姿态传感器、控制装置、气瓶和气囊均设置在外衣上;姿态传感器、控制装置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控制装置和气囊分别与气瓶连接;单片机用于获取姿态传感器采集到的姿态数据,并产生控制指令;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气瓶打开;气瓶用于向气囊内充气;气囊上设置有泄气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外衣上设置装有泄气孔的气囊,每次气囊充气后,都可以手动泄气,无需更换新的气囊,节约成本,并且防摔服上的所有部件重量和体积都很小,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人防摔服及防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已成为迫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摔倒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导致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因素中摔倒仅次于车祸位列第二,每年约有30%的老年人摔倒一次,15%的老年人摔倒两次,因摔倒而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170亿元。在我国,在影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因素中摔倒已超过车祸,据统计,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每年至少有22%的男性及50%的女性发生跌倒,老年人摔倒除造成家庭财产损失外,还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老人防摔服是通过智能化的方法判断老人是否摔倒并及时采取缓冲的保护措施保护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可穿戴装置,目前,市面上的老人防摔服上的气囊大多都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更换新的气囊,致使现有的防摔服价格昂贵,导致产品受众面不够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人防摔服及防摔方法,解决防摔服气囊不能多次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老人防摔服,包括:外衣、单片机、姿态传感器、控制装置、气瓶和气囊;
所述单片机、所述姿态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均设置在所述外衣上;所述姿态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气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气瓶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获取所述姿态传感器采集到的姿态数据,并产生控制指令;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气瓶打开;所述气瓶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泄气装置。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舵机、凸轮、刺针和三通管;所述舵机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凸轮与所述舵机连接;所述三通管套设在所述刺针外部;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瓶的瓶口固定,第二端由活塞密封;所述刺针的底端与所述凸轮连接,尖端穿过所述活塞指向所述气瓶的瓶口处;所述舵机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用于推动所述刺针刺破所述气瓶;所述气瓶通过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与所述气囊连通。
可选的,一种老人防摔服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刺针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刺针的底端连接。
可选的,一种老人防摔服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用于连接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
可选的,所述泄气装置为泄气孔。
可选的,一种老人防摔服还包括:降压单元,所述降压单元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老人防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姿态传感器采集到的姿态数据;所述姿态数据包括老人的角速度、老人的加速度和地磁数据;
判断所述姿态数据是否达到设定值;
若所述姿态数据达到设定值时,则控制舵机带动凸轮转动,进而推动刺针刺破气瓶,气瓶释放气体填充气囊,当确认老人安全后,手动使气囊泄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数据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接种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