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控制的集成三路DA转换电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1475.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陈松钦;黄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H02P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顿海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控制 集成 da 转换 电路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控制的集成三路DA转换电路控制系统,包括简易牛角插座J1、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DA转换单元和运算放大器单元;所述简易牛角插座J1与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连接;所述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分别与DA转换单元,所述DA转换单元与运算放大器单元连接;所述简易牛角插座J1配置为接收控制信号,且输出差分串行传输信号至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差分串行传输信号包括时钟信号、同步信号、X轴控制信号、Y轴控制信号和Z轴控制信号;该系统设置有检测信号单元,可对控制信号进行预判,从而避免因各路电机偏转到最大或最小位置,激光瞬间达到极限位置而引发的激光乱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控制的集成三路DA转换电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电路无设置检测信号电路,使得当打标机对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三路电机的控制信号断开后,发射端和接收端受电磁波、电以及信号等因素干扰,DA转换电路的输出值会在瞬间输出为最大或最小,导致各路电机在控制下会偏转到最大或最小位置,从而使此刻的激光瞬间打到极限位置,出现激光乱打的现象。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打标机xyz轴的DA转换卡分别由三个控制电机分开控制,三个DA转换卡无法集成在一起,电路连接较为繁琐,使用较为不便。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712667U公开了一种台式电磁打标机,包括打标机头和控制器,打标机头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打标机头包括工作平台、立柱、升降台、X轴直线导轨、Y轴直线导轨以及电磁打标头,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手摇轮,升降台前端部设置有安装部,控制器包括箱体,箱体内左侧设置有24V电源,箱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主板,箱体内部右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X轴驱动卡、Y轴驱动卡以及Z轴驱动卡,箱体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显示屏,箱体的前端面左侧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指示灯,箱体的前端面右侧设置有急停按钮,箱体的后端面设置有X/Y轴接口、Z轴接口、照明灯开关以及电源接口。由此可知,该专利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X轴驱动卡、Y轴驱动卡以及Z轴驱动卡,三个DA转换卡无集成在一起,电路连接繁琐,使用不便;且无设置检测信号电路。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227887公开了一种大幅面打标的激光打标机,包括机架、电脑控制系统和激光器,电脑控制系统固接在机架上,还包括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所述电脑控制系统包括打标控制单元、X向控制单元和Y向控制单元,电脑控制系统的X向控制单元控制X向驱动机构沿X方向移动,Y向控制单元控制Y向驱动机构沿Y方向移动,打标控制单元控制激光器打标。该专利公开的激光打标机,其X向或Y向驱动机构的移动分别由独立的X向控制单元、Y向控制单元控制,同样存在如前述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带有检测信号电路且用集成三路DA转换芯片的激光打标电路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控制的集成三路DA转换电路控制系统,该系统设置有检测信号单元,可对控制信号进行预判,从而避免因各路电机偏转到最大或最小位置,激光瞬间达到极限位置而引发的激光乱打的问题。另外,DA转换单元将分别控制XYZ各轴的DA转换芯片集成到一起,使得电路连接更为便捷,减小电路设计的空间,使用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控制的集成三路DA转换电路控制系统,用于激光打标设备,所述电路控制系统采用xy2-100协议;该系统包括简易牛角插座J1、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DA转换单元和运算放大器单元;
所述简易牛角插座J1与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连接;所述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分别与DA转换单元,所述DA转换单元与运算放大器单元连接;
所述简易牛角插座J1配置为接收控制信号,且输出差分串行传输信号至检测信号单元、光耦隔离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偏估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