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增强式数字电视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7758.3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黄文锋;孙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邸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33262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红外延长线 电视 盒子 信号端 红外线接收模块 红外处理模块 红外遥控信号 控制技术领域 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调制模块 转换成电信号 红外线信号 传输效率 分离设置 红外信号 红外增强 控制芯片 终端控制 中继器 整形 检波 放大 芯片 终端 传输 发射 | ||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红外增强式数字电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视盒子与电视分离设置,电视盒子信号端连接有带终端控制芯片的红外延长线,将红外延长线终端固定在靠近电视的位置,电视内部的信号端设有包含红外遥控信号中继器的红外处理模块;本发明采用红外延长线控制芯片接收外来红外线信号,同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波、整形、放大,然后发射经信号调制模块处理后的信号给数字电视,从而能够起到增强红外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且使得电视盒子与数字电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增强数字电视的控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增强式数字电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又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具有普通光的性质,可以以光速直线传播,强度可调,可以通过光学透镜聚焦,可以被不透明物体遮挡等等,特别制造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通过控制二极管的电流可以很方便地改 变红外线的强度,达到调制的目的,因此,在现代电子工程应用中,红外线常常被用做近距离视线范围内的通信载波,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遥控器。使用红外线作为近距离视线范围内的通信载波,其优点是成本低、传播范围和方向可以控制、不产生电磁辐射干扰,也不受干扰,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
目前的数字电视在使用时,一般采用单一的信号控制方式,不仅控制麻烦, 而且检查信息也不方便,甚至有可能发生出错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且不同的信息传输源都可能提供不同的、错误的或者是时间延迟的信息,若数字电视接收控制信息的指令处理时间较慢,会影响用户的下一步指令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增强式数字电视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增强式数字电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电视盒子与电视分离设置;
S2、电视盒子信号端连接有带终端控制芯片的红外延长线,将红外延长线终端固定在靠近电视的位置,电视内部的信号端设有包含红外遥控信号中继器的红外处理模块,红外遥控中继器设在红外遥控发射器和红外遥控接收器之间;
S3、电视盒子通过红外延长线与电视内部的红外处理模块相连接,从而接收电视盒子内发出的红外遥控器信号;
S4、电视盒子针对电视的红外操作指令通过红外延长线控制芯片的发射端向电视内部红外处理模块的红外接收器发送,红外接收器接收电视盒子发出的指令,并通过红外遥控信号中继器进行信号增强和加速处理;
S5、电视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电视盒子控制芯片发射的第一红外遥控信号,并通过内部的红外处理模块对第一红外遥控信号进行采样判断,然后产生第二红外遥控信号,利用红外处理模块内部的红外信号发射器发送第二红外遥控信号至红外信号中继器,经红外信号中继器处理后发送至红外信号接收器作出相应的响应处理,最后经红外处理模块内部的红外信号发射器发送至电视信号处理器;
S6、电视信号处理器接收到响应的内容后,依照指令播放响应的内容。
优选的,在步骤S2中红外延长线终端需固定在靠近电视有效距离内的位置。
优选的,在步骤S1中电视为具有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在步骤S5中红外处理模块与电视盒子控制芯片之间的通信采用微处理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邸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邸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