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1736.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林 |
主分类号: | F16L15/08 | 分类号: | F16L15/08;F16L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螺纹 气密 连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主要解决管道安装中存在的时间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高、管道密封可靠性较差、以及不同材质的管道只能采用不同安装方法等弊端。所述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方法,它由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来实现,再通过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密封垫圈、外纹管、紧定螺丝的组合来完成,其特征是:当外纹管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旋接时,使得对向旋接进入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的外纹管通过密封垫圈进行气密对接,或者使外纹管与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气密连接,其特征还在于,通过紧定螺丝来使得外纹管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紧固在一起以确保管道气密连接的长效性。该技术方案适用于工、农、商、建筑、市政、生活、户内户外的供水、供暧管道的安装,应用十分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涉及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技术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家用冷热水管连接和天然气管道连接、户外排水管道连接和供暧管道连接等等。传统管道螺纹连接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在螺纹处增加填充物实现密封连接,另外就是采用法兰连接或活接。增加填充物的螺纹连接方法安全可靠,但是连接速度慢、安装成本高;采用法兰连接也同样存在安装成本高和工序繁杂问题,甚至需要焊接才能确保其密封性;而现有的活接技术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丝接部位松动渗漏,不适合户外采用。随着PPR管道和PVC管道的广泛应用,管道快接出现了胶水粘接和直插式快接技术,但是胶水粘接技术和直插式快接技术由于对管材的依赖性,只能在低压环境和PPR及PVC管道上应用,普适性极为有限。因此目前不论是哪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和方法,都存在难以弥补的缺陷:活接技术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连接处因管路频繁的转动、震动而松动导致密封垫圈失效发生渗漏,其中以软管活接渗漏犹为普遍;传统螺纹加填充物连接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高;胶水粘接的PVC管道连接处因外部压力、震动或胶水涂抹均匀度不够或温差过大而发生渗漏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直插式接头只能在低压和PPR或平滑的高成本管材上使用。本发明所介绍的一种管道螺纹连接方法及其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连接安装速度慢、安装成本高、防渗漏可靠性较差等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来实现,其特征还在于它通过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密封垫圈、外纹管、紧定螺丝的组合来完成,其特征还在于其连接方式和步骤,包括,(1)当外纹管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旋接时,在外纹管平口上放置密封垫圈,使得对向旋接进入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的外纹管可以通过该密封垫圈进行气密对接,其特征还在于,再拧紧紧定螺丝,使得外纹管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紧固在一起以确保管道气密连接的长效性,还包括,(2所述外纹管可以通过密封垫圈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进行气密连接,其特征还在于,再拧紧紧定螺丝,使得外纹管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紧固在一起以确保管道气密连接的长效性,所述的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方法,其特征给还在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设有内纹通道,所述内纹通道的径向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安装有紧定螺丝,所述紧定螺丝可以将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和外纹管固定在一起。
所述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本体和紧定螺丝组合而成,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本体由内纹通道、从所述内纹通道径向穿越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本体的固定螺孔构成,所述内纹通道,包括:它是全内纹通道或者是半内纹通道,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半内纹通道内设有通心圆凸台,所述通心圆凸台平口上可以安装密封垫圈,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固定螺孔安装有紧定螺丝,所述紧定螺丝可以将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与旋接进入该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的外纹管固定在一起。所述一种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该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的接头可以是活接头。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管道螺纹气密连接装置及其组合的外纹管可以采用各种金属或PVC、PPR等不同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林,未经黄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1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向量规则的中药药性度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氧化碳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