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线的插头及数据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8736.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4/48;H01R13/502;H01R13/52;H01R13/6474;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烨;施敬勃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传输线 插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传输线的插头及数据传输线,所公开的插头包括电路板、导电弹片和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导电弹片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弹片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插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部中,仅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第二端导电接触。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数据传输线在待机状态下,插头端子之间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线的插头及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各种新技术不断的涌现,电子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通话功能,电子设备的功能以及各类软件越来越丰富,同时也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使用体验,从而使得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导致电子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逐渐增高,进而使得人们频繁地为电子设备充电。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使用数据传输线时,数据传输线一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使得插头端子中带5V对地电压的电源端子与其他带低电压的端子之间形成电场,导致电源端子因失去电子而被腐蚀,进一步的,当空气潮湿或有异物进入时,将会加剧电场的作用,导致电源端子更加严重地被腐蚀。另外,大部分数据传输线的插头端子采用悬臂梁端子与母体注塑的结构,此种结构的插头端子与电子设备的插座为硬性接触,导致插头端子容易磨损或变形,进而使得插头端子与插座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传输线的插头及数据传输线,以解决数据传输线在待机状态下,插头端子之间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线的插头,包括电路板、导电弹片和导电部;
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导电弹片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弹片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所述插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部中,仅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第二端导电接触。
一种数据传输线,包括上述插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数据传输线的插头中,插头端子包括导电弹片和导电部,导电弹片的第一端与导电部均设置于电路板,且导电部的一端与导电弹片的第二端相对设置,在插头处于第一状态时,也就是数据传输线处于待机状态时,导电部和导电弹片中,仅导电弹片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使导电部不带电,从而能够降低导电部的电化学腐蚀程度,进而提高插头的可靠性;在插头处于第二状态时,也就是数据传输线正常工作时,导电弹片与导电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且导电部与导电弹片的第二端导电接触,从而导通降阻抗电路,使得插头端子的电导率较高,以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线的插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