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排泄物的可降解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8420.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大渡口***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体 排泄物 降解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体排泄物的可降解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盒体,第一盒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第一底盒及第一上盖,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均为可降解水溶性材料;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之间设有集成反应芯片,集成反应芯片分别和第一底盒、第一上盖固定连接,集成反应芯片包括相互粘接固定的生物反应块和基材,基材的材料为可降解水溶性材料;集成反应芯片的底面与第一底盒之间设有吸水垫仓和干燥剂仓,吸水垫仓和干燥剂仓固定在第一底盒上;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镀膜防潮层;第一上盖设有与生物反应块位置对应的加样孔,加样孔贯穿第一上盖的上、下表面。能够解决人体排泄物检测装置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体排泄物的可降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是指通过光导原位合成方式将大量生物分子有序固化在支持物表面,然后组成密集二维分子并排列,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杂交,最后通过特定仪器的高效扫描和计算机数据分析计算等构建的生物学模型。生物芯片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高通量并行分析,它综合了分子生物技术、微加工技术、免疫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多项学科技术,使生命科学研究中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集成在芯片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生物芯片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及医学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应用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卓有成效。
人体排泄物,尤其尿液,包含大量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所以尿液检查成为临床常规必查项目。借助于生物芯片,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中的生物信息,检侧效率是传统检测手段的成百上千倍。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976483U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检测试剂卡及其装载盒,包括试剂卡上壳和试剂卡下壳;所述试剂卡上壳设置有加样孔,贯穿于试剂卡上壳的内、外表面,同时在上壳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柱,在上壳侧面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试剂卡下壳内表面上设置试剂片放置槽以及固定槽,同时在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承载筋,在下壳侧面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试剂卡上、下壳可通过所述固定柱插入到所述固定槽中完全重合并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加样孔对应于所述承载筋,所述试剂卡上、下壳侧面的导向凹槽完全重合。该发明能够实现临床检测多个项目,如尿液微量白蛋白、尿液肌酐检测。
由于一个试剂盒从出厂至用户手中,需要经历运输(如送检、检定、发货等)及运输中的贮存,且某一个环节的不当,均会影响试剂盒的临床使用质量。所以为了便于运输,试剂盒通常选用坚固可靠的材料,如聚苯烯塑料微孔板。但是此类试剂卡的材料不溶于水且不易降解,所以当人们使用试剂卡后,通常将其丢入垃圾桶中,久而久之异味飘散,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体排泄物的可降解检测装置,能够解决人体排泄物检测装置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用于人体排泄物的可降解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盒体,第一盒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第一底盒及第一上盖,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均为可降解水溶性材料;
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之间设有集成反应芯片,集成反应芯片分别和第一底盒、第一上盖固定连接,集成反应芯片包括相互粘接固定的生物反应块和基材,基材的材料为可降解水溶性材料;
集成反应芯片的底面与第一底盒之间设有吸水垫仓和干燥剂仓,吸水垫仓和干燥剂仓固定在第一底盒上;
第一底盒与第一上盖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镀膜防潮层;
第一上盖设有与生物反应块位置对应的加样孔,加样孔贯穿第一上盖的上、下表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