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域名存储与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6538.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闫夏莉;叶崛宇;张海阔;王骞;胡卫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61/4511 | 分类号: | H04L61/4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域名 存储 解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域名存储与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域名存储方法包括:对资源记录进行分组,形成资源记录集合;存储资源记录集合;其中,对资源记录集合内的域名进行压缩存储;将同一域名下、多个资源记录集合的域名压缩存储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生成重定位表;其中,域名压缩存储信息用于描述域名的压缩情况以及存储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域名存储与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针对权威DNS服务器查询频率远多于更新频率的特点,通过分组压缩和建立重定位表实现快速的域名压缩存储,有助于提高查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名存储与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主要用于承载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是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DNS服务器按照类别可分为权威DNS服务器和递归DNS服务器。权威DNS服务器保存了域名的权威信息。递归DNS服务器主要用于缓存与实现递归查询。
权威DNS服务器对用户所提交的查询请求的处理过程也就是域名解析的过程。响应时间是权威DNS服务器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不考虑网络状况对响应时间影响的前提下,服务器处理时间,即解析性能,是服务器管理者最关注的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权威DNS服务器对查询请求的处理流程依次为:接收、解压缩、存储、组装、压缩和发送。其中,所述的压缩是指域名压缩。域名压缩通过减少DNS数据中域名的冗余来降低带宽占用。域名压缩无论对于A记录、SOA记录、NS记录等常见记录查询请求的应答,还是对于用于主从服务器间数据同步的增量、全量查询请求的应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根区的全量区域数据传送为例,应答数据包共包含2万多条资源记录,压缩后的数据量占原数据量的82.7%。而CN等顶级域的资源记录总数则达到了千万数量级,CN区的全量区域数据在压缩后的数据量仅占原数据量的51%。域名压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DNS数据处理流程中,接收、存储、组装和发送主要受软硬件环境、业务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压缩和解压缩则受到域名压缩方法的直接影响。
传统域名压缩衍生于适用于DNS域名压缩的一种无损压缩算法——LZ77。LZ77基于数据本身包含有重复的字符序列这个特性,使用指针来代替已经出现过的字符序列,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域名压缩利用指向数据包中已经出现过的域名的指针来代替整个域名或者部分域名。该压缩方法的压缩比高,但压缩过程耗时,主要消耗在域名的匹配过程。
DNS数据处理流程和LZ77压缩方法的原理决定了只有在应答数据包组装完成后,才能实施域名压缩。在高查询量场景下或全量区域传送等大数据量的应答时,解析过程进行实时的域名压缩非常消耗系统资源,且耗时较长。这是制约权威DNS服务器解析性能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在LZ77的基础上,一系列改进算法已经被提出,但能应用于DNS域名压缩的只有极少数算法,如LZO算法。此类算法虽可用于DNS,但其数据处理流程与传统域名压缩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而对权威DNS服务器来说,数据更新频率远低于查询请求的频率,即大部分的查询使用同一版本的数据进行应答,现有技术中的域名压缩方法无法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解析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域名存储与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域名压缩与解析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权威DNS服务器数据更新频率远低于查询请求频率的特点,使得解析性能受到限制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域名存储方法,应用于权威DNS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对资源记录进行分组,形成资源记录集合;
存储所述资源记录集合;其中,对所述资源记录集合内的域名进行压缩存储;
将同一域名下、多个资源记录集合的域名压缩存储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生成重定位表;其中,所述域名压缩存储信息用于描述域名的压缩情况以及存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未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