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6016.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殷秉煊;林中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2;B32B27/20;C08L23/16;C08L23/08;C08K7/06;C08K3/22;C08L23/12;C08K7/1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A,得到聚合物熔体A;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B,得到聚合物熔体B;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C,得到聚合物熔体C;将聚合物熔体A、B以及C导入叠层器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增韧工程用复合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工程多层塑料膜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
背景技术
聚丙烯薄膜广泛应用于食品、糖果、香烟、茶叶、果汁、牛奶、纺织品等的包装,有“包装皇后”的美称。聚丙烯薄膜应用之广、污染之低以及对森林自然资源的保护,使其成为比纸张和聚氯乙烯(PVC)更受人欢迎的包装材料。
现有技术CN106432762B公开了一种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聚烯烃树脂置于溶剂中,控制温度在聚烯烃树脂的溶胀温度下进行溶胀处理;过滤后加入抗氧剂,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70℃230℃挤出,在室温90℃冷却,拉伸,用萃取剂萃取后在110℃130℃拉伸,100℃128℃定形,制备得到聚烯烃薄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该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将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将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C;将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其中,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被导入叠层器中,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中,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均具有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A中,以重量份计,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20-30份,碳纤维占5-10份,三氧化二铝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B中,以重量份计,均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30-40份,玻璃纤维占3-5份,碳纤维占3-5份,三氧化二锑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C中,以重量份计,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玻璃纤维占5-10份,三氧化二铝占1-3份,三氧化二锑占1-3份,加工助剂占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加工糠尘沉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碱炼装置